5月15日,限制稀土進口的消息正式出台,稀土行業隨即開始了強勢回歸之路。稀土行業這些年可以說大起大落,在政策的調控下,稀土行業亂象逐步減少,價格也相對平穩。未來不管是從資源量還是從戰略上來考慮,以六大稀土集團為代表的稀土行業仍將持續整合。
自2011年以來,中國在稀土方面的專利申請數量超過全球其他國家的總額。2011年至2018年中國稀土專利申請增加了250%。以稀土分離冶煉能力來說,我國是世界先進水平,分離純度早就超過99.9999%
個股方面,中科三環為全球最大的釹鐵硼永磁體製造商,釹鐵硼產能1.75萬噸,背靠中科院,34年來專注釹鐵硼行業研發及生產,研發實力雄厚。同時其早已成為奔馳、寶馬,特斯拉等公司的核心供應商。
外需走弱的背景下需要刺激內需對衝出口下行壓力,或將利好金屬下游需求,推薦稀土、磁材標的。中重稀土占比較高的標的:盛和資源、五礦稀土、廣晟有色、廈門鎢業;國內磁材龍頭企業中科三環。
近期重稀土價格持續上行,緬甸稀土進口渠道已關閉,重稀土價格仍有支撐;輕稀土價格企穩回升,國內的稀土礦供給預期收窄,疊加當前輕稀土價格處於近兩年底部,基本面或將對輕稀土價格形成有力支撐,建議持續關注稀土板塊走勢。
稀土是不可再生的重要戰略資源,在新能源、新材料、節能環保、航空航天等領域的應用日益廣泛,被稱為「工業維生素」。因此,一直以來,稀土行業實施指標配額化生產。
3月15日,工信部、自然資源部下發2019年第一批稀土開採、冶煉分離總量控制計劃,指標總量同比下滑18%,低於市場預期。據了解,總量控制指標按2018年全年指標的50%下達,且從歷史來看第二批指標往往與第一批指標持平或小幅減少。
全年指標將與去年持平或小幅上調,這反映了兩部委對大幅放開總量控制指標仍較為謹慎。稀土行業根據配額指標可產出的氧化物產量均無法滿足終端需求量,以往通常通過黑稀土供應可彌補缺口,但這幾年環保打黑力度加強,黑稀土基本以存量消化為主,增量已不大。
近幾年,為了穩定稀土價格和整治稀土行業亂象,下發的生產指標呈現穩中有降的態勢,配合打黑行動,整體上稀土的供應過剩局面得到較大改善,對稀土價格起到一定支撐作用。
需要一提的是,除了政策上的調控,這幾年,國家一直在加大對稀土行業的整合力度。 「2016年底,稀土產業整合宣告初步完成,形成北方稀土、中國鋁業、中國五礦、南方稀土、廈門鎢業和廣東稀土六大稀土產業集團」,據上述稀土行業專家透露,隨著2017年10月份以南方稀土集團對贛州地區約22家稀土回收企業集中整合為代表的行業整合進一步深入,中國稀土行業進入集團整合震盪期,總的趨勢是企穩向好。
涉稀土企業繼續整編合併,使產能與實際需求相符,以滿足國內需求為主。畢竟我國稀土資源下降較快,需要權衡資源儲量和戰略考量。
更多稀土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稀土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