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上基圍蝦等少數水產品價格漲幅較大,引發消費者關注。水產品價格將在春節前迎來一個回暖小高峰,特別是國產鮮活水產品將明顯受益,但整體趨勢以平穩為主,持續上漲的可能性不大。全國水產品市場由新冠肺炎疫情衝擊的緊急應對過渡到調整適應階段,市場供給穩定增長,呈現量價齊升的特點。
2020年12月份,我國水產品加權平均批發價每公斤21.52元,環比下跌1.6%,同比上漲2.7%。監測的68家批發市場水產品日均交易量為6402.33噸,環比增長8.7%,同比增長31.3%。簡單算術平均價為每公斤52.61元,環比上漲3.6%,同比下跌2.4%。重點監測的30個產品中,8個產品環比上漲,14個產品價格環比持平,8個產品價格環比下跌。基圍蝦漲幅最大,環比上漲25.7%。不過也有跌得比較多的,比如鱸魚環比下跌了7.4%。
1月份,全國水產品價格環比小幅上漲,成交量繼續增加。國家大宗淡水魚產業技術體系產業經濟研究室監測數據顯示,1月份(前28天),全國水產品加權平均批發價為每公斤22.23元,環比上漲3.3%,同比上漲3.2%;水產品日均交易量6488.69噸,環比增長1.3%,同比增長47.8%。
供給方面,隨著淡水魚出塘進入階段性高點,水產品整體供給保障程度較高,但天氣原因對養殖與物流構成一定壓力,疫情多點散發和局部出現聚集性疫情也影響局地的產品供給。消費方面,在發生多起進口冷凍食品(水產品)外包裝被檢測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的事件後,線上消費受到一定衝擊。2020年「雙11」期間,冷凍水產品行業集體遇冷。近日,商務部發布《餐飲服務單位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技術指南》,對餐飲服務單位疫情防控做了具體規定。
全國多地也對冷鏈食品售賣做出規定,如北京市要求進口冷鏈食品須專人專區售賣,大連市規定了進口冷鏈散貨集中裝卸於特定碼頭,河南市場監督管理局要求消費者購買進口冷鏈食品必須實名制。這些新規都加大了物流環節和市場監管的成本。目前消費者對進口水產品信心不足,加之流通中轉層層受阻,市面上進口水產品數量減少,國內消費者更多將目光轉向國產水產品,國產鮮活水產品將明顯受益。因此,近期國內水產銷售總體向好,水產品價格將在春節前迎來一個回暖小高峰,價格預計呈穩中有漲的態勢,交易量預計進一步上升,整體趨勢以平穩為主,持續上漲的可能性不大。
近期,氣溫下降,各類淡水魚受到市場歡迎,走量加快,價格有所上揚。市場水產品供應充足,批發價周環比有所上漲,淡水魚零售均價周環比穩中有漲,預計後期價格穩中略降。
目前,凌家塘市場水產品供應充足,上周受持續陰雨影響,水產品成交量略有減少。近期降溫後,水產市場烏魚、灰鰱、黃顙魚等鍋底魚類走量加快,前期低迷的價格,也開始抬頭。監測當日,凌家塘市場每500g(以下同)烏魚批發均價為9元;灰鰱、黃顙魚批發均價分別為7元、13元,較上周上漲一成左右。
在零售方面,監測的14個農貿市場4個品規淡水魚與上周同期比呈「3漲1平」,零售均價在8至12元不等。
隨著氣溫逐步下降,水產品在長途運輸中損耗減少,流通速度加快,短時間內市場水產品價格將有所下跌,但幅度不會太大,預計後期淡水魚價格穩中略降。隨著季節的轉換,後期各地螃蟹都將慢慢進入清塘狀態,而明年春節來得較晚,因此未來螃蟹需求還將有很長的窗口期,價格繼續穩居高位的可能性很大。
更多水產品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水產品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