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燃氣是指供應城鎮居民家庭、商業及工業等使用的氣體燃料,包括可燃氣體和不可燃氣體,目前主要使用的城市燃氣種類包括天然氣(NG)、液化石油氣(LPG)和人工燃氣(MG)。我國城市燃氣行業中既有最早的人工燃氣生產供應,亦有較為先進的液化石油氣、天然氣的生產供應。以上不同類型的生產供應方式相互影響,共同促進國內城市燃氣行業發展。
以天然氣利用政策為代表的產業政策,使天然氣在城市得到優先發展,天然氣的應用領域從炊事、熱水,擴展到採暖、發電、交通等各個領域。結合目前城市燃氣行業政策,天然氣將是中國未來幾十年內的能源消費的主流之一。
我國天然氣資源主要分布於塔里木、四川、鄂爾多斯、東海陸架及南海北部海域,超過500億立方米的天然氣田3個,資源儲量豐富,發展潛力巨大。截至2019年底,我國天然氣查明資源儲量為5.79萬億立方米,較2017年增長4.9%。同時,我國也擁有豐富的非常規天然氣資源,截至2019年底,我國煤層氣、頁岩氣查明資源儲量分別為0.30萬億立方米、0.22萬億立方米,其中煤層氣較上年增長0.7%,頁岩氣較上年增長8.9%。
2019年我國燃氣生產和供應行業工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8831.2億元,同比增長11.99%;營業利潤和利潤總額分別為580.6億元和599.8億元,較2018年分別增長1.38%和0.59%。
截止至2020年,我國燃氣生產和供應行業工業企業營業收入達到8989.2億元,累計下降5.4%;企業營業利潤達到682.1億元,同比增長9.4%;企業利潤總額達到691.5億元,同比增長7.7%。行業經營狀況良好。
從主要城市燃氣運營商營收規模來看,新奧能源、申能股份和深圳燃氣營業收入較為靠前,2019年分別達到701.83億元、388.41億元和140.25億元;中國燃氣和華潤燃氣營收分別為593.86億港元和558.35億港元。
從各城市燃氣運營商淨利潤來看,新奧能源、申能股份和深圳燃氣2019年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分別為56.7億元、22.9億元和10.6億元;中國燃氣和華潤燃氣淨利潤分別為82.2億港元和50.4億港元。長春燃氣淨利潤水平較低,為0.1億元,北京燃氣2019年淨利潤為負。
深圳燃氣(601139)發布2020年度業績快報公告,公告顯示,2020年1-12月營業總收入為150.42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7.25%;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13.4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6.70%。深圳燃氣總資產為258.12億元,比本報告期初增長11.18%;基本每股收益為0.47元,上年同期為0.37元。
成都燃氣(603053)近日發布2020年度業績快報,去年營業總收入417,710.59萬元,同比減少13.31%;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41,383.20萬元,同比減少8.27%。報告期內,公司營業收入為417,711萬元,較上年同期481,853萬元減少13.31%,其中天然氣銷售收入為347,649萬元,較上年同期381,515萬元減少8.88%。天然氣銷售量為15.78億立方米,較上年同期16.79億立方米減少6.03%。
目前,燃氣行業上游天然氣供應商的門站價格為政府指導價,由國家發改委發布,具體價格由供需雙方依據門站價格協商確定;對下游各類用戶的天然氣銷售價格,在當地政府有關主管部門制定的限價內確定。因此,企業的議價空間較小。而燃氣具有公共品的特性,政府對市場價格的調控力度較大,使得企業的單位燃氣銷售收入較為穩定,因此,燃氣銷售的收入主要受燃氣銷售量的影響。
綜合來看,我國城市燃氣行業處於快速成長階段,未來受到環保和節能減排的壓力,國家會越來越重視城市燃氣行業能源利用情況,國家對城市燃氣行業的投資也會不斷增加,因此,行業的投資規模將迅速增長,行業的投資熱情依舊高漲。
更多煤炭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煤炭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