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疫情波動,便利店韌性較強的鮮食供應鏈、較好的貨源組織能力和管理水平,使其能夠在其他零售行業遇冷時保持正常經營。同時,由於疫情影響,消費者偏好人員聚集度更低、物理距離更近的線下零售場所和社區團購、即時零售等新模式,便利店行業及時適應消費者需求,贏得了市場青睞。中國便利店行業銷售額連續3年保持10%以上高速增長。2021年,全國便利店銷售額達3492億元、同比增長17.7%,其中品牌連鎖便利店銷售額達3050億元、同比增長12.3%。
2021年,中國排名前100的超市企業整體經營業績不甚樂觀,銷售規模呈下降態勢,其中62家企業銷售額下滑。與此同時,便利店行業卻一枝獨秀,進入上升期。2019-2020年,便利店行業銷售額增速從13%升至16%,2021年則進一步升至17.7%,增速遠高於大型商超、小型超市、百貨商店等業態。
不僅全球連鎖便利店品牌如「7-11」等加快在中國的布局,本土連鎖便利品牌也進入上升期。中石化旗下易捷便利店已成為全國最大連鎖便利店,門店約3萬家,全渠道會員超2億人,成為許多品牌「帶貨」的重要渠道。國內非石油系連鎖便利店第一大品牌美宜佳從廣東走向全國,門店數量超2.9萬家,分布在20個省份的200餘座城市,並保持著近幾年每年超2000家門店的擴張速度。
與國外同行相比,中國便利店行業在體量上與美國、日本仍有差距,但發展勢頭亮眼。2019-2021年中國大陸便利店銷售額從371億美元增長至541億美元,增速遠高於美國、日本;中國大陸便利店門店數量3年間翻了近一番,從13.2萬家增至25.3萬家,而同期美國、日本門店數量均為負增長。
憑藉快節奏、商品多、營業時間長、自動化水平高等優勢,便利店在人口密集、商業區和寫字樓眾多的大城市如魚得水,也一度與紮根社區、鄉鎮和農村等下沉市場的小賣部井水不犯河水。如今,更優的服務、更低的價格、更多樣化的商品正在使便利店行業贏得更多市場份額、加速進軍下沉市場。
2019-2021年,社區型便利店在各類便利店中占比從30.4%猛增至58.7%,超半數便利店開通了社區團購業務。在線下渠道,新冠疫情發生以來,便利店憑藉密集的線下網點、成熟的供應鏈和「小、多、靈、近」的優勢,為民生物資供應發揮了重要作用。
便利店在快速發展的同時,社區化和全渠道發展的趨勢明顯,並且逐步進入整合發展期。疫情使得社區對便利店的需求大大增加,因而社區成為便利店布局的重點。2022-2027年中國便利店產業運行態勢及投資規劃深度研究報告調查數據顯示,2019年,商務型門店占比為18.1%,社區型門店占比為30.4%,特定場所型門店占比也高達30.4%。但到了2020年,社區型門店占比猛增至52.7%,特定場所型門店占比下降至14.9%。2021年,社區型門店占比再度提升至58.7%,商務型門店占比則降為17.4%,特定場所型門店占比降至13.2%。
疫情期間,社區團購模式受到歡迎,順應這個趨勢,目前已有超過五成的便利店開通了社區團購業務。同時,疫情促使消費習慣發生變化,來自線上的購物需求增多,推動便利店加快全渠道發展。為了與消費者建立起更為密切的連結,2021年超八成便利店已推出線上業務,打造實體店與網店並驅的全渠道通道。其中,超過七成的企業線上業務以與第三方合作的形式展開,線上業務占比平均達到7%。
在對一二線市場進行充分布局後,近年來,便利店向三、四線甚至五線城市的市場下沉成為行業趨勢。例如,羅森、7-ELEVEN等知名的國際品牌最近兩三年都開啟了市場下沉的步伐。2021年10月,7-ELEVEN在山東德州一口氣開了三家門店。2022年3月,中商羅森在四線城市淮南首批五家門店在同一天開業。據悉,疫情期間,羅森華東地區門店業績實現了30%的環比增長,其中三四線城市的增長幅度遠遠大於一二線城市。以蘇州下轄縣級市張家港為例,羅森社區便利店的銷量同比增長近80%。
此外,值得關注的是,便利店市場進入整合發展期。後疫情時代,馬太效應逐步凸顯,頭部便利店藉助併購、區域加盟等方式實現規模擴張,二三線城市小品牌便利店在發展規劃上呈現分化態勢。本土便利店主導門店加盟模式向緊密加盟轉變,外資便利店憑藉較強的品牌影響力,藉助區域大品牌加盟商模式加快擴張。
國內便利店品牌化持續進化,2022年便利店市場擴張速度相對較慢。當前便利店本土品牌在這幾年擴張的速度還會加快,主要是因為各自在大本營的優勢已經跑出來,接下來的問題在於如何突破地域限制,向全國布局。但從戰略層面看,直營+加盟模式會加快速度。
以上就是便利店行業的大致介紹了,如需進一步了解更多相關行業資訊可點擊中國報告大廳進行查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