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4月10日,一場聚焦人工智慧與機器人交叉領域的產業座談會在深圳證券交易所召開,標誌著這座創新之都正加速布局具身智能這一新興賽道。作為連接前沿技術與實體經濟的關鍵領域,具身智能正在重塑人機協作的邊界,成為推動產業升級的重要引擎。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機器人行業市場調查研究及投資前景分析報告》指出,隨著全球科技競爭向智能化縱深發展,具身智能憑藉其"感知決策執行"的閉環能力,逐漸成為人工智慧產業化的核心方向。深圳依託在機器人硬體製造和AI技術研發領域的雙重優勢,在本次座談會上明確將具身智能列為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的重點發展方向。通過整合產業鏈上下遊資源,這座城市正加速構建從基礎研究到場景應用的全鏈條創新生態。
深圳以"人工智慧+"行動為綱領,同步推進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的深度融合。一方面強化核心技術攻關,在機器人運動控制、多模態交互等關鍵技術領域布局實驗室和工程中心;另一方面通過建設行業應用場景庫、設立專項扶持基金等方式,引導企業將具身智能技術應用於智能製造、醫療康復、家庭服務等多個場景。這種"技術突破+場景賦能"的雙輪驅動模式,為產業規模化發展提供了堅實支撐。
數據顯示,深圳已聚集超過200家機器人相關企業,在無人機、工業機械臂等領域形成明顯優勢。通過前瞻布局具身智能未來產業,深圳正推動產業鏈向高附加值環節延伸:在硬體層面打造模塊化機器人本體製造基地;在軟體層面建設大規模具身智能算法訓練平台;同時培育覆蓋晶片、傳感器到系統集成的完整供應鏈體系。這種多維度協同將加速形成"研發轉化生產應用"的價值閉環。
深圳通過搭建跨領域合作平台,吸引科研機構、龍頭企業與投資方共同參與具身智能標準制定和技術攻關。例如在醫療機器人領域,已有多家本地企業聯合開發出具備自主導航和精準操作能力的手術輔助系統;工業場景中則湧現出能夠動態學習生產工藝並優化作業流程的柔性生產線解決方案。這種開放協作生態正成為深圳搶占全球產業制高點的關鍵優勢。
總結來看,深圳以具身智能為突破口,正在書寫人工智慧與機器人深度融合的新篇章。通過政策牽引、技術攻堅和生態構建三管齊下,這座城市不僅在加速自身產業升級步伐,更在為全球智能製造提供可複製的創新範本。當硬體精密性與算法智能化實現深度耦合時,一個由具身智能驅動的產業新時代已然開啟。
更多機器人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機器人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