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隨著「五一」假期的臨近,中國旅遊市場正展現出前所未有的活力。跨境旅遊與縣域旅遊兩大趨勢齊頭並進,成為推動市場復甦的核心動力。政策紅利的釋放與年輕消費群體的崛起,共同為旅遊市場注入新的增長動能。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旅遊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今年「五一」假期,全國口岸日均出入境人員預計將達到215萬人次,同比增長27%,這一數字已超過2019年同期水平。入境游訂單量同比激增173%,成為假期最值得關注的現象。其中,中日遊客的「雙向奔赴」尤為突出。日本黃金周與中國「五一」假期部分重疊,日本遊客來華訂單同比增長近兩倍,中國遊客赴日包車游預訂量同比上漲60%。
簽證便利化政策與境外旅客購物離境退稅「即買即退」等舉措,顯著提升了入境旅遊的吸引力。上海、北京、廣州、成都等一線及新一線城市仍是入境游的核心目的地,而重慶、青島等城市憑藉特色文旅體驗躋身熱門榜單。日韓、東南亞國家成為主要客源國,韓國、日本、新加坡位列前三。
社交媒體的廣泛傳播進一步提升了部分城市的旅遊熱度。例如,重慶因網紅博主的推薦,入境游訂單同比增長193%。此外,高鐵與航班的恢復也為部分目的地帶來顯著增長。例如,某知名度假村因中國香港直達桂林的高鐵開通,入境游預訂量大幅增長255%。
「避開人潮」「反向旅遊」成為今年「五一」假期的一大趨勢。年輕消費者更傾向於選擇小城度假,推動縣域旅遊市場的消費升級。數據顯示,四線及以下城市的旅遊熱度同比增長25%,增速高出高線城市11個百分點。縣城高星酒店預訂量同比增長逾三成,400元即可入住高品質酒店。
吉林白山、海南文昌、新疆昆玉等「寶藏縣城」憑藉高性價比套餐走紅,成為年輕遊客的新寵。從酒店預訂數據來看,一線城市預訂率保持穩定,二線城市增長1.5個百分點,三線城市增長2個百分點,四線城市增長4個百分點。越來越多的遊客選擇冷門小城,享受更加鬆弛、舒適的旅行體驗。
「五一」假期期間,中國旅遊市場展現出強勁的復甦勢頭。跨境旅遊與縣域旅遊兩大趨勢齊頭並進,政策紅利與年輕消費群體的崛起為市場注入新活力。無論是中日遊客的「互訪熱」,還是「反向旅遊」帶火的寶藏小城,都反映出旅遊市場正從「回血」邁向「造血」,為未來持續增長奠定堅實基礎。
更多旅遊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旅遊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