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基於2025年上半年行業運行數據)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甲醇行業競爭格局及投資規劃深度研究分析報告》指出,截至2025年6月,全球甲醇市場呈現"弱現實與強預期分化"特徵。儘管上半年價格經歷先跌後漲的劇烈波動,但實際供需結構顯示去庫趨勢明顯,核心驅動來自進口量驟減、國內產量激增及需求端韌性支撐。展望下半年,伊朗供應擾動與季節性需求變化將成為主導行情的關鍵變量。本文結合產能、進出口、成本及庫存數據,解析甲醇產業鏈的短期波動邏輯與中長期發展趨勢。
截至2024年底,國內甲醇總產能達1.03億噸,同比增速降至1.5%。2025年計劃投產裝置755萬噸,其中寶豐能源(配套下游MTO)和中泰化學等一體化項目占比超90%,獨立甲醇產能新增不足1%。
關鍵數據:
行業統計數據顯示,2025年1-6月國內甲醇產量達5019萬噸,同比增加12%(+535萬噸),創歷史同期新高。核心驅動來自:
1. 成本優勢:內蒙古動力煤價格從年初625元/噸跌至5月中465元/噸,帶動煤制甲醇利潤擴大至300元/噸;
2. 進口替代:伊朗因天然氣短缺導致出口銳減,上半年中國甲醇累計進口量同比下滑19%(僅337萬噸),國產供應填補缺口。
受以伊衝突及"限船齡"政策影響,2025年甲醇進口呈現結構性收縮:
1-5月表觀消費量達4577萬噸,下游增量主要來自:
1. 港口庫存分化:5月底華東港口因進口回升開始累庫,而內地庫存受國產高產壓力於6月觸底反彈;
2. 下半年預測:7-8月進口收縮或推動去庫至9月,但"金九銀十"旺季及冬季燃料替代需求將驅動年末庫存回補;
3. 成本支撐弱化:動力煤價格中樞下移(預計年內維持500元/噸以下),疊加高利潤刺激開工率保持高位,甲醇成本端對價格的托底作用減弱。
總結與展望
2025年甲醇市場呈現"供應擴張、進口收縮、需求穩中承壓"的三角博弈格局:
綜合來看,下半年甲醇價格或呈現震盪偏強走勢(核心區間2400-2800元/噸),需警惕進口恢復超預期及終端需求季節性波動帶來的回調風險。
更多甲醇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甲醇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