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核心數據顯示:上半年花生均價同比下滑8%-13%,新季種植面積預增4%)
2025年上半年價格波動回顧與當前市場定位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花生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截至2025年6月末,我國花生市場呈現"底部回升後趨穩"的特徵。儘管山東、河南等主產區油料均價同比下跌約11%-13%,但二季度末商品米價格較年初已反彈超1300元/噸。當前持貨環節從農戶向貿易商轉移,基層余貨率不足5%(河南4.2%,遼寧3.9%),疊加進口量銳減46%-86%,共同支撐了國內花生供應端的短期緊平衡狀態。
根據農業調研數據,2025年花生播種面積預計達到457.49萬公頃(同比+4%),河南副產區改種現象顯著,東北地區地租成本下降推動擴種,山東局部減幅有限。若無極端天氣影響,產量或達1715.59萬噸(+5%)。這一供給增量將直接衝擊後續市場:
2025年上半年進口花生果僅3.5萬噸(↓46%)、米類5.13萬噸(↓86%),主要因蘇丹局勢動盪及塞內加爾出口延遲。這一缺口短期內被國內貿易商庫存填補,但長期仍需關註:
1. 7-8月過渡期:陳米餘量不足支撐價格維持高位(參考駐馬店白沙通貨米8400元/噸)
2. 9月集中上市後:新花生開秤價或短暫高開(預估高於陳米5%-10%),但隨後因供應放量快速回落至成本線附近
3. 年度均價展望:河南主產區通貨米價格可能在8100-10000元/噸區間波動,同比下滑約2.79%
當前市場呈現以下特徵:
總結與展望
2025年花生市場將經歷從緊平衡到寬鬆的轉折。新季增產疊加進口受限背景下,價格重心下移趨勢明確,但階段性供需錯配(如農戶集中銷售期)可能放大波動幅度。建議產業鏈參與者重點關註:
1. 9月新米上市節奏與質量成色
2. 油廠收購策略對基差的影響傳導
3. 國際局勢變化導致的進口恢復彈性
行業資訊持續表明,未來競爭焦點將轉向成本控制、庫存管理及多元化銷售渠道建設。在供應寬鬆預期下,價格波動或倒逼產業集中度提升與標準化進程加速。
更多花生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花生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