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花生不僅是美味的食品,其營養價值也非常高,因此在全球各地的農業和食品產業中占有重要地位。花生是高能量的食品,在國內受到很多消費者的青睞。以下是2025年花生市場規模分析。
(一)市場規模
據《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花生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2025年全球花生行業市場規模預計達155億美元,較2024年增長約12%。這一增長主要得益於中國、印度等主產國產量提升,以及深加工產品(如花生油、花生醬)需求上升。花生市場是一個龐大的市場,全球範圍內都有廣泛的應用。花生市場規模龐大,全球花生產量約為4500萬噸,其中中國、印度、奈及利亞、美國和印度尼西亞是主要的生產國家。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生產國和消費國,2025年市場規模占比超40%,產量約1898.3萬噸,占全球總產量的38%。
(二)市場種植面積
2024年全國花生種植面積約為7256萬畝,總產量1898.3萬噸,分別較2023年增長1.5%和1%。根據花生市場規模分析數據顯示,2025年中國花生種植面積預計增長3%—5%,達到7800—8100萬畝左右。7200多萬畝的花生面積體量下,蘊藏著龐大的農資市場容量,這也是農資人對花生布局的熱情不減的核心所在,據了解,僅河南花生農藥市場容量就在50億元左右。
(一)市場價格走勢
2025年上半年花生價格震盪上行。花生市場規模分析資料顯示截止至2024年6月30日,全國通貨米均價為9000元/噸,較年初上漲900元/噸,漲幅11.1%;同比上漲130元/噸,漲幅1.47%。2025國內新季花生種植面積增加,供應端承壓;不過6月基層農戶余貨已基本見底,市場流通貨源主要集中在中間環節,由於前期收購成本較高,疊加倉儲及資金占用成本上升,持貨商普遍報價堅挺。
(二)技術驅動產業升級
技術革新成為推動行業變革的核心動力。在種植端,智能農業技術如土壤監測、病蟲害遠程診斷的應用,提升了單產與抗風險能力;在加工環節,低溫壓榨、酶解技術等工藝創新,既保留了花生的營養價值,又拓展了產品形態。此外,副產物綜合利用技術(如花生殼發電、花生紅衣提取天然色素)的突破,進一步提升了產業鏈的資源利用率。
(一)市場消費結構
目前我國花生消費結構按照下游消費情況主要是由壓榨、食用、種子等三部分組成,其中主要消耗渠道為壓榨。過去5年來壓榨用花生基本占到消費量的55%~60%;食用花生占比35%左右,而種用量取決於播種面積的變動情況,近幾年種子用量基本維持在120萬~150萬噸之間。
(二)市場未來前景
隨著健康飲食理念的普及,消費者對營養豐富、低脂肪、高蛋白、富含健康脂肪酸的食品需求增加。花生作為一種富含優質植物蛋白、不飽和脂肪酸(如亞油酸、油酸)的食品,正逐漸被認為是健康飲食的一部分。隨著農業技術的發展,花生的種植和生產效率得到提升,花生產量的增加為市場供應提供了保障,減少了價格波動。現代化農業技術如智能灌溉、農藥管理系統、種植密度優化等,正在改善花生的產量和品質。
總體看來,花生市場的前景非常廣闊,受健康飲食、國際市場需求、技術創新等因素的推動,花生及其相關產品有望在未來獲得更大的市場份額。
更多花生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花生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