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2025年上半年我國豬肉市場呈現供需雙弱特徵,國產凍品庫存處於五年低位疊加進口量收縮支撐價格抗跌性,但關稅政策反覆調整加劇了進口成本波動。下半年隨著供應端壓力延續,而終端需求縮幅預期顯著擴大,預計凍品價格將震盪緩跌。本文結合當前行業數據與市場動態,深入解析豬肉產業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豬肉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2025年上半年國產凍品市場呈現供需緊平衡態勢。數據顯示,上半年國產凍品二號肉均價為22.10元/公斤,同比上漲4.94%;四號肉均價達22.59元/公斤,漲幅7.32%。庫存端支撐顯著:截至6月底,重點樣本企業凍品庫容率僅為19.41%,較近五年平均值(26.22%)低6.81個百分點。庫存低位直接抑制價格下行空間,形成「抗跌性」特徵。
受國際貿易環境影響,3-4月我國對美國豬肉加征關稅從10%逐步升至125%,導致進口凍品短期惜售情緒升溫。行業數據顯示:3月豬頭價格上漲7.01%,長切豬腳漲幅5.03%,前肘價格同步走高。然而隨著5月關稅政策緩和,市場供需關係逆轉——下游採購意願下降疊加貿易商出庫加速,5月進口凍品價格普遍承壓回落(如豬頭單月跌幅2.84%)。
從供給端看,下半年生豬出欄雖保持充裕,但屠宰企業因對後市預期悲觀,入庫意願不足。預計國產凍品庫容率將延續震盪緩跌走勢。進口方面,儘管三季度末關稅環境可能改善帶動部分增量(如豬頭、肋排等季節性產品),但全年進口總量或低於2024年同期。四季度受成本及需求雙重製約,進口量或進一步收縮。
儘管傳統消費旺季將至(如8月後國產凍品需求回暖),但當前終端訂單疲軟削弱了市場提振力度。鮮肉價格持續走低導致經銷商轉向採購鮮品,擠壓凍品市場份額。進口端同樣面臨壓力:三季度雖有季節性消費支撐,但四季度食品廠備貨意願顯著下滑。綜合來看,下半年豬肉凍品需求降幅或超過供應縮量,加劇價格下行風險。
總結
2025年豬肉市場呈現供需雙弱格局。國產與進口凍品供應均受限於成本及預期因素,而終端消費疲軟進一步放大市場壓力。預計下半年二號肉月均價將在19.77-21.79元/公斤區間波動,四號肉價格則位於20.00-22.08元/公斤區間。儘管三季度部分進口產品或因季節性需求出現短期反彈(如豬頭價差在11200-13000元/噸),但整體市場仍將延續震盪下跌趨勢,行業需警惕供需失衡對價格的持續壓制效應。
更多豬肉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豬肉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