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自國家育兒補貼制度於7月28日公布以來,圍繞嬰幼兒奶粉價格的討論熱度持續攀升。儘管政策旨在通過每年3600元/孩的現金補貼降低家庭養育成本,但部分自媒體將近期奶粉價格波動歸咎於此,引發公眾關注。經多渠道調查發現,當前奶粉市場價格並未出現普遍上漲,反而因促銷活動呈現周期性調整態勢,行業競爭格局正經歷深度變革。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奶粉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國家衛生健康委數據顯示,自2025年起實施的育兒補貼制度預計惠及全國超2000萬個嬰幼兒家庭,每年發放總額約720億元。然而,該政策公布後,社交平台出現大量「育兒補貼未到帳、奶粉先漲價」的傳言,部分品牌如君樂寶、佳貝艾特等被指調價40-50元/罐。
藍鯨記者通過電商平台及線下母嬰店調研發現,實際價格走勢與網傳信息存在顯著差異:
多數品牌客服明確表示,價格波動源於平台促銷周期及店鋪補貼活動,並未收到企業端的統一調價通知。例如某頭部品牌強調:「促銷期間通過疊加優惠券、滿減等手段降低到手價,活動結束後價格恢復常態。」
當前奶粉市場呈現「穩中有降」的趨勢,行業競爭已從單純的價格戰轉向精細化運營。數據顯示,國產奶粉自2020年啟動的「價格戰」導致部分高端產品價格腰斬,迫使企業近年主動收縮低價策略,轉而通過控貨、控價穩定渠道利潤。
儘管外資品牌如美贊臣、合生元仍保持較高定價,但其近期也加入促銷行列:
行業分析表明,奶粉市場正經歷結構性調整。一方面,消費者對促銷敏感度提升,品牌需平衡利潤與市場份額;另一方面,企業逐步放棄盲目降價策略,轉而強化產品差異化與高端化布局。
面對政策紅利與消費市場變化,頭部乳企正加速戰略調整。據行業反饋,部分國產奶粉品牌計劃於2024年下半年推出對標外資的高端新品,試圖奪回定價權;同時通過重建經銷商激勵機制,將利潤空間向渠道端傾斜,以增強終端服務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補貼政策對當前奶粉價格的影響有限。母嬰店主表示:「5月已有局部調價,但幅度僅3%-5%,與補貼無關。」這表明市場波動更多源於企業自身的促銷策略及供應鏈調整,而非外部政策直接驅動。
2025年奶粉行業走向「穩中求變」
綜合來看,育兒補貼制度的推出並未引發奶粉行業的普遍漲價潮,反而因促銷周期性活動導致價格呈現分化態勢。短期內,市場仍將以促銷競爭為主導;長期而言,企業正通過產品升級、渠道優化和高端化轉型重構行業秩序。未來,政策紅利與消費信心恢復或將共同推動奶粉市場向更健康、可持續的方向發展。
更多奶粉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奶粉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