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當前中國奶粉市場正經歷多重因素交織的複雜環境。隨著育兒補貼政策落地及進口清關流程優化,高端產品需求持續釋放,但價格體系呈現差異化波動特徵。外資品牌通過控貨提價鞏固超高端優勢,國產奶粉則在恢復價盤過程中展現韌性,行業競爭格局加速重構。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奶粉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近半年奶粉終端價格受促銷活動影響顯著分化。線上渠道中,皇家美素佳兒3段產品價格區間為298-356元/罐,價差達19.4%;線下商超國產奶粉如飛鶴星飛帆卓睿3段促銷價低至267元/罐,顯示國產與進口品牌定價策略的明顯差異。行業數據顯示,國際大包粉原料成本壓力傳導至終端產品:紐西蘭全脂奶粉7月拍賣價格同比上漲2.1%,疊加跨境購政策調整,部分外資品牌通過新品上市實現結構性提價。
國產奶粉經歷2021-2024年的價格戰後正逐步修復渠道體系。監測顯示,主流國產品牌平均出廠價較2019年仍低約8%,但終端促銷力度減弱帶動價盤企穩。反觀外資品牌,通過嚴格控制渠道供貨量、限制線上折扣,維持300元以上高端價位帶主導地位。例如皇家美素佳兒新推出含HMO成分的超高端產品,定價較原有系列提升7.5%至386元/罐,凸顯其在配方升級中的溢價能力。
跨境電商新政加速外資品牌布局。2024年1-5月超高端奶粉市場同比增長4.2%,其中含HMO、A2蛋白等成分的產品增速達9%。菲仕蘭財報顯示,美素佳兒業務上半年營收增長18.1%,其中國區貢獻顯著;達能愛他美通過線上渠道拓展實現特殊營養品業務增長12.9%。政策層面進口清關時效縮短30%,推動外資奶粉加速搶占細分市場。
當前奶粉價格體系呈現"國產穩中有升,外資結構性提價"的雙軌特徵。預計未來競爭將聚焦於產品功能創新與服務生態構建:一方面通過有機認證、臨床驗證等提升配方價值;另一方面依託母嬰店專業化服務增強用戶黏性。行業分析表明,具備全生命周期營養解決方案能力的企業將在政策紅利期獲得更大發展空間。
來看,2025年中國奶粉市場在政策引導與消費升級驅動下呈現多元化競爭態勢。價格波動本質是供需結構優化的短期表現,長期看企業需通過技術創新、渠道深耕和增值服務構建差異化競爭力,方能在百億級市場規模中把握增長機遇。數據表明,具備持續研發投入及精準渠道管理能力的企業將主導未來3-5年行業格局重塑進程。
更多奶粉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奶粉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