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資訊 >> 2025年中國儲能市場深度解析:行業挑戰與戰略布局

2025年中國儲能市場深度解析:行業挑戰與戰略布局

2025-08-21 02:38:38 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 T| T
分享到:
分享到:

  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近年來我國新型儲能裝機規模持續高速增長,但產能過剩、價格戰及惡性競爭正嚴重衝擊行業發展韌性。在政策引導與技術創新的雙重驅動下,如何平衡市場擴張與產業高質量發展成為關鍵課題。本文通過數據透視當前儲能行業的核心矛盾,並探討未來戰略布局方向。

  一、儲能市場爆發式增長與產能過剩矛盾凸顯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儲能行業市場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指出,「十四五」以來,我國新型儲能裝機規模實現連年翻番。截至2024年底,全國已投運新型儲能項目累計裝機達7376萬千瓦/1.68億千瓦時,約為「十三五」末的二十倍;2025年上半年較2024年底繼續保持約29%的增長。其中鋰離子電池儲能占比超96%,成為絕對主導技術路線。

  然而市場需求增速難抵產能狂飆。據行業統計,截至2025年6月底,前15家鋰電池企業總投產產能已突破2100吉瓦時(GWh)。僅2025年上半年新增儲能鋰電池項目設計產能達1124.7GWh,包括投產、在建及簽約規劃產能。這種擴張導致鋰電儲能系統價格三年暴跌近八成——以314Ah電芯為例,均價從2023年的0.4元/瓦時跌至當前不足0.3元/瓦時;源網側儲能系統中標加權均價在2025年7月已降至約0.44元/瓦時。

  二、價格戰引發行業「內卷」,供應鏈生態面臨破壞

  惡性競爭導致全行業普遍虧損,部分企業為生存採取偷工減料等短期行為。數據顯示:

  行業亂象進一步影響供應鏈安全:低價競爭迫使供應商降低原材料質量標準,虛假宣傳與過度承諾頻發,導致項目履約風險上升、客戶信任受損。

  三、破局路徑:政策規範+技術創新雙輪驅動

  1. 安全標準強制升級

  2025年8月1日起實施的《電能存儲系統用鋰蓄電池和電池組安全要求》首次以國標形式劃定行業「紅線」,明確熱失控防護等核心指標,倒逼企業回歸質量競爭。

  2. 建立技術評價體系

  通過構建儲能系統全生命周期評價模型(涵蓋安全性、能量效率、容量保持率等關鍵參數),推動市場從價格導向轉向技術價值導向。例如某頭部集成商已開發智能診斷系統,實現電池健康度實時監測與壽命預測。

  3. 完善商業模式創新

  四、戰略布局:從規模擴張到質量躍升的必然選擇

  未來三年行業將經歷深度洗牌:預計2025年全球儲能裝機需求約4億千瓦時,而國內現有1000餘家系統集成商中僅少數能實現規模化盈利。具備技術壁壘(如長壽命電芯、AI運維算法)與全球化供應鏈的企業有望占據先發優勢。

  政策層面需進一步強化:

  重構競爭邏輯是生存關鍵

  2025年的中國儲能行業正站在轉型升級的十字路口。短期陣痛源於市場出清的必然過程,而破解內卷的核心在於回歸技術本質與價值創造。通過政策引導行業規範、企業聚焦創新突破、資本投向核心技術研發,我國有望在「雙碳」目標下培育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儲能產業鏈集群。

更多儲能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儲能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