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截至2025年8月21日,我國汽車零部件行業延續高景氣態勢。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已有47家上市公司披露上半年財報,其中29家企業淨利潤同比增長超60%,行業整體呈現"量增質升"的良性發展特徵。新能源汽車市場持續擴容疊加出口業務爆發式增長,成為驅動產業鏈盈利的關鍵變量。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汽車零部件行業運營態勢與投資前景調查研究報告》指出,數據顯示,47家披露半年報的企業中,29家公司淨利潤實現同比增長,占比超六成。以浙江萬里揚為例,其上半年營收達28.12億元,同比增長2.69%;歸母淨利潤2.77億元,同比大增50.24%,展現出汽車零部件企業通過產品結構升級提升盈利能力的典型特徵。另有20家企業實現營收、利潤雙增長,哈爾濱東安動力等多家公司成功扭虧為盈。
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爆發式增長直接帶動核心零部件需求。中汽協數據顯示,1-7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823.2萬輛和822萬輛,同比均增超38%。受益於此,川環科技、朗博密封等企業通過聚焦新能源領域技術研發,上半年銷售業績實現大幅增長。業內人士指出,產業鏈紅利正從整車製造向零部件環節深度傳導,掌握核心技術的企業話語權顯著增強。
除國內市場拉動外,海外市場的開拓為行業注入新動能。以武漢光庭信息為例,其智能網聯測試業務和AI座艙解決方案加速"出海",帶動上半年海外收入同比增長超50%;青島建邦科技則通過覆蓋30餘國的銷售網絡,實現全球市場滲透率穩步提升。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汽車零部件出口額同比增幅達18.6%,成為企業業績增長的重要支撐。
訂單儲備與項目定點同樣發揮關鍵作用。金固股份憑藉阿凡達低碳車輪業務獲得海內外龍頭車企新定點項目,推動其淨利潤同比增長37%;華陽集團通過屏顯示、電子後視鏡等產品新增訂單額超15億元,印證了技術壁壘對市場競爭力的核心價值。
展望未來,行業將呈現兩大核心趨勢。首先是技術升級驅動的價值重構,智能駕駛、電池管理系統等高附加值領域將持續吸引資源傾斜;其次是全球供應鏈整合加速,具備海外渠道優勢的企業有望搶占先機。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汽車零部件企業研發投入強度平均達6.8%,較去年同期提升1.2個百分點。
業內人士分析指出,在新能源滲透率突破40%的當下,行業競爭已進入"技術+市場"雙軌制階段。掌握核心專利、擁有全球化交付能力的企業將獲得更大市場份額。預計到2025年底,我國汽車零部件出口規模有望突破1800億美元,行業集中度進一步提升。
2025年上半年的業績表現印證了汽車零部件行業的強勁發展動能。在新能源轉型與全球化布局的雙重驅動下,行業正經歷從傳統製造向技術引領的價值躍遷。隨著產業鏈協同創新深化及國際市場份額擴大,我國汽車零部件企業在全球汽車產業格局中的地位將持續提升。
更多汽車零部件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汽車零部件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