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資訊 >> 我國風電市場急需技術提升

我國風電市場急需技術提升

2011-01-01 14:09:12 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 T| T
分享到:
分享到:

海上風電大勢難擋 2020年規劃2280萬千萬

     截至2010年底,全球海上風電累計裝機355.4萬千瓦,大部分位於歐洲。其中2010年全球新增海上風機144.4萬千瓦,是2009年的兩倍以上,歐洲海上風電裝機增長近50%。預計今年海上風電將新增裝機將達140萬千瓦,到2015年,全球海上風電裝機容量達到2600萬千瓦。

     中國擁有著漫長的海岸線,中國氣象局風能資源詳查初步成果顯示,中國海域5-25米水深、50米高度風電可裝機容量約2億千瓦;5-50米水深、70米高度風電可裝機容量約5億千瓦。

     中國2010年的海上風電裝機容量為世界第六,為106MW,占全世界3.1%,遠低於我們的陸上風電裝機排名,英國是海上風電的老大,約占全世界裝機的一半。根據已完成規劃的各省的初步目標,上海、江蘇、浙江、山東、福建等省2015年海上風電規劃裝機約1010萬千瓦,其中近海風電590萬千瓦,潮間帶風電420萬千瓦;2020年規劃裝機2280萬千瓦,其中近海1770萬千瓦,潮間帶510萬千瓦。其他省份待定目標為500萬和1000萬千瓦。對於風電行業未來的發展,海上風電將是未來風電行業發展的一個重要增長點,這一點從全球風電市場的發展已經證明。隨著海上風電資源的進一步開發,技術的不斷完善,海上風電事業未來必將成為全球風電產業發展的新方向。

      誰也無法保證沒有故障 不能因噎廢食

     近年來,中國風電產業一直保持高速發展。在發展過程中,技術和經驗積累相對深厚的歐洲企業常常被當做中國本土企業的參考對象。

     2010年下半年以來,國產風機的質量問題備受關注。然而,無論從行業本身還是從國際巨頭的發展路徑來看,發展過程中的一些問題都是不可避免的。

     歐洲海上風電也出現過很嚴重的問題。曾在2006年,歐洲某知名風機廠商的2兆瓦海上風機運行了一段時間後,出現了一批電機絕緣故障,因此進行了維修更換。這樣的批量故障屬於很大的事故,該廠家還因此差點破產。

     但是,不能因為風機出現故障就將其簡單粗暴地歸結為「質量問題」,甚至引申出「產品不可靠」的結論。從歐洲海上風電發展的過程來看,類似的問題也在所難免。而從長遠來看,這將促進整個海上風電行業更長期、更穩健的發展,關鍵是要在發展中解決問題,而不能因為在發展過程中出現的一些小問題就因噎廢食。

    內耗銷蝕各自力 合作符合國家利益

     中國的風電事業剛剛起步,與國外漫長穩定的發展過程相比,中國風電可謂迅猛,因此出現的一些問題也是比較正常的,但是隨著行業技術的成熟以及行業趨於穩定的發展,問題會很快得以解決;華銳風電無論是目前陸上1.5兆瓦主流機型還是東海大橋34台3兆瓦海上示範項目都達到國際領先的運行水平。

     而近來國內風電廠商間,不時傳出指責之聲,且有愈演愈烈之勢。從良好的出發點看,是促進我風電產業發展的苦口良藥;從實際效果看,造成了國內廠商的內耗,給「中國製造」蒙上一層陰影,長此以往,有將國內風電市場重新拱手讓給國際巨頭的風險。在風電行業快速發展的今天,只有風電上下游企業共同努力,不斷提高技術實力,才能不斷促進產業的長期發展,並增強中國風電產業的國際競爭力。

     中國、歐洲各有所長 因地制宜才是關鍵

     歐洲海上風電發展對中國是有參考意義的,但並不是所有的經驗都值得中國遵循。

     歐洲海上的情況同中國情況差別很大,歐洲冬天不冷,夏天不熱,他們設計的生存溫度為零下25攝氏度,這在中國遠遠不夠。中國有很多三類、四類風速的地區,華銳風電在和華能新能源合作時,當時1.5兆瓦機型的葉片一般是67米到70米,而華銳風電卻推出了82米的葉片,增加掃風面,提高利用率,這更符合中國的風資源條件。

     無論對於中國企業還是歐洲企業,在開拓國際市場的過程中,在技術和價格方面,都要本地化發展,而對於中國企業來說,只有本著裝備先行的理念,才能把這個行業真正獨立的發展起來。

     中國海上風電近幾年的迅猛發展,也證明了這一點。2010年,華銳風電自主研發的34台3兆瓦海上風電機組是全球除歐洲以外的第一個海上風電場、中國第一個國家海上風電示範項目——上海東海大橋海上風電場全部併網發電,並順利通過240小時預驗收,打破了國外企業對高端風電機組製造技術的壟斷。

     「作為中國第一個海上示範項目,華銳風電機組的可利用率平均在95%以上,最高時達到97.7%,目前機組運行情況良好。同時華銳的客服部門經驗豐富、維護細緻、反應迅速,同時質保期後,華銳仍有維護工程師常駐風電場附近,而國外企業維護工程師則很難做到。」

     龍源江蘇如東潮間帶試驗風電場共有9家設備供應商,其中華銳風電自主研發的潮間帶3兆瓦風電機組葉輪直徑達到113米,是全球最先進的潮間帶風電機組,於2010年9月15日併網,2010年12月13日通過240小時考核,機組的平均可利用率達到95%以上,並且隨著穩定運行,可利用率將進一步提高。

     「國華東颱風電場用了三年多華銳風機,實踐證明,華銳風機的發電量比某國外品牌風機高,就目前來看,國產風機和國外風機的質量沒有什麼差異。並且,華銳的售後服務更好,質保期後,華銳仍有維護工程師常駐風電場附近,隨叫隨到。」

更多風電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風電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