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資訊 >> 奶粉營養成分標識不符 海淘和原輔料應納入監管

奶粉營養成分標識不符 海淘和原輔料應納入監管

2015-01-01 11:04:44 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 T| T
分享到:
分享到:

  8月4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食藥監總局)公布「42 批次嬰幼兒配方乳粉不合格」。抽檢覆蓋85家在產企業的產品及部分進口產品,檢出不符合國家標準的11批次,不符合產品包裝標籤明示值的31批次。

奶粉營養成分標識不符 海淘和原輔料應納入監管

  同時,食藥監總局公布食品安全審計工作組對6家奶粉企業審計核查結果,指出這些企業存在不符合持續生產許可條件或者嚴重不符合生產許可條件、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嚴重不落實等。

  奶粉行業經過一輪GMP認證升級改造後,問題依然不少。相對於第一次抽檢結果,國內奶粉業已不存在黴菌毒素、致病菌等問題,但這次抽檢產品,主要在營養元素上不少企業栽了大跟頭。

  陝西紅星乳業負責人王寶印告訴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營養元素標籤標識出問題,企業不應該出這樣低級的錯誤。同時,企業對新規也存在經驗不足。

  2015年7月1日,《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預包裝特殊膳食用食品標籤》(GB 13432-2013)開始實施,新標準要求比舊標更嚴格,如對營養成分的含量聲稱和功能聲稱有更清楚更明確的規定。

  乳業專家王丁棉表示,此次出問題原因在兩方面,一是配料方面把握不准,二是計量單位校驗不准。小企業抽檢不斷出問題,主要是因為缺資金,在工藝改造、設備更新換代上比大企業困難。但越是管理和質控出現問題,政府越會加強檢測。

  營養成分標識不符

  國家食藥監總局此次公布的是5-6月對嬰幼兒配方乳粉專項監督抽檢結果,抽檢國產樣品465批次,檢出不合格樣品42批次。抽檢進口樣品121批次,未檢出不合格樣品。

  相對於第一二次出現黴菌毒素、致病菌以及硝酸鹽超標,此次不合格是出現在營養元素添加量是否符合國家標準,以及標示值是否符合檢測值。

  《關於42 批次嬰幼兒配方乳粉不合格的通告》顯示,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的樣品11批次,涉及6家企業,主要是硒、亞油酸、反式脂肪酸與總脂肪酸、二十二碳六烯酸與二十碳四烯酸的比值、維生素C、葉酸等營養元素低於或者超過國家標準,被判為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31批次不符合產品包裝標籤明示值的樣品主要是營養元素檢測值符合國家標準,但是檢測值與標識值不符合。陝西紅星乳業一款幼兒配方羊奶粉(冠悅)(3段)1個批次,檢出錳不符合產品包裝標籤明示值。與其他企業選擇沉默不同,8月5日,紅星乳業董事長王寶印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說,「錳不合格,我們不找理由,紅星接受直面消費者。」

  在採訪中,一家有產品被檢出不合格的企業人士指出,這次食藥監總局抽檢營養元素不合格,主要是受2015年7月1日實施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預包裝特殊膳食用食品標籤》(GB 13432-2013)(簡稱《特殊膳食用食品標籤》)的影響,新實施的《特殊膳食用食品標籤》對營養元素標識實施點值,而之前實施的是範圍值,政策交替過程中會出現符合國家標準但與實際檢測值不符合的問題。

  比如之前的《預包裝特殊膳食用食品標籤通則》(GB 13432-2004)對於營養元素的標識要求為範圍值,「每100g乳粉中鐵的含量為6mg~11mg」;而現在標識為具體的數值。相關奶粉行業資訊可查詢《奶粉行業市場調查分析報告》。

  一家大企業奶粉業務負責人告訴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新實施的《特殊膳食用食品標籤》對行業是有一些影響,新標準要求營養元素宣稱,營養成分在產品中的含量達到相應產品標準的最小值或允許強化的最低值時,可進行含量聲稱;達不到要求的不能做標識。

  他說,如果標識不符合會存在誤導消費者。之前國家主要監管大企業的產品,現在加大行業監管,對小企業也就嚴格了。

  王丁棉表示,這次抽檢出問題的是中小企業。一方面小企業配料方面把握不准,二是計量單位儀器校正不准,原則上企業每年都要校正一次。企業規模小、資金實力弱,籌錢途徑少,工藝改造、設備升級換代要比大企業困難。

  上述被檢出不合格的企業人士表示,政策變化比較大,持續性不足,企業就得不斷變化應對措施去適應,會有跟不上。自2013年奶粉行業實施「雙提」(提高質量水平,提振消費信心)以來,政策不斷出台變化大,希望在維護食品安全的同時,能保證政策的穩定性。

  海淘和原輔料應納入監管

  多位乳業企業負責人表示,2014年國內奶粉市場,國產品牌與外資品牌市場占比幾乎持平,國產占比53%,外資和進口占47%。

  北京普天盛道企業策劃有限公司董事長雷永軍表示,消費者現在更傾向海淘購買海外奶粉,今年包括海淘、海外代購等跨境電商占國內市場的份額將會達到30%。事實上,海淘魚龍混雜,消費者有可能會買到質量差的產品。

  雷永軍表示,跨境電商現在發展迅速,但是存在監管空白,目前跨境電商只在海關備案,大量產品進入到自貿區,但是產品為個人購買,食藥監部門抽檢存在難題。而且沒有經過備案的海外產品都可以賣到國內。

  乳業分析師宋亮表示,現在針對企業生產流程管理、生產環境監管,一嚴到底,對大企業雖是好事,但是對行業反而帶來更多衝擊。

  他說,對國外進口奶粉,國家食藥監總局同樣要嚴格監管。跨境電商處於監管之外。現在監管部門用新的標準對國內奶粉加強生產流程、環境的監管,建議也需要對海外品牌的生產流程、環境重新認證,並公布以便購買。

  王丁棉建議,希望國家有關部門能改變監管方法,將奶粉原輔料全部納入監管過程中,這樣能避免漏洞出現。

更多奶粉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奶粉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