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現如今已成為極其重要的戰略資源。隨著稀土戰略價值進一步凸顯,稀土材料的應用前景極為廣闊,覆蓋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電子信息等領域。
作為不可再生能源,稀土行業過去的發展模式存在很多問題,由於資源寶貴,再加上入行門檻很低,稀土非法開採屢禁不止,行業發展的安全環保壓力和要素成本約束日益突出等等。
我國稀土資源儲量排在全球的前列,但一直以來,稀土行業卻有個難言之隱,那就是沒有制定國際標準的話語權。稀土十三五規劃將改變這一現狀。
稀土「十三五」規劃正式出台,其中明確,2020年底,六大稀土集團完成對全國所有稀土開採、冶煉分離、資源綜合利用企業的整合,形成科學規範的現代企業治理結構。
記者了解到,下一步,一方面六大集團要繼續加快稀土行業整合,安排工作計劃,明確目標任務、工作措施和時間進度;另一方面,國家會陸續完善相關行業法律法規,並同時將稀土採礦權證、收儲、研發基地建設、財稅支持等政策落實到六大集團。
按照稀土「十三五」規劃,將繼續嚴控稀土開採量,2020年,開採總量控制在14萬噸以內。與此同時,2020年要形成合理開發、有序生產、高效利用、科技創新、協同發展的稀土行業新格局,行業整體邁入以中高端應用、高附加值為主的發展階段,充分發揮稀土應用功能的戰略價值。
工信部原材料司巡視員、稀土辦主任賈銀松向《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進一步推進稀土行業集約化發展,將有效促進全行業的資源利用效率,實現稀土行業內部的協同發展,促進產業升級轉型,提高產品附加值和產業整體競爭力。同時,集約化發展還有助於推進產業內部的協作機制,加強行業自律,維護稀土行業的市場穩定性和供求平衡。
記者了解到,2014年初,由工信部牽頭制定的稀土大集團方案,已獲得國務院批覆同意,按照方案內容形成「1+5」的格局,北方稀土、中國五礦、中鋁公司、贛州稀土、廣晟有色、廈門鎢業等六大集團也陸續獲得備案,截至目前,產業集中度已經得到大幅提高,稀土冶煉分離企業從99家壓縮到59家,六大稀土集團主導市場的格局初步形成,整合了全國23家稀土礦山中的22家、59家冶煉分離企業中的54家,扭轉了「多、小、散」的局面,冶煉分離產能從40萬噸壓縮到30萬噸。
與此同時,產品結構也得到進一步優化。以資源開採、冶煉分離和初級產品加工為主的產業結構加快向以中高端材料和應用產品為主的方向轉變,80%以上的初級加工品被用於製造磁性、催化、儲氫、發光、拋光等功能材料。產業布局也趨於合理。圍繞資源地建成包頭、贛州、涼山、龍巖等稀土資源開採和冶煉分離基地,產能分別占全國的90%、60%以上;圍繞消費市場建成寧波、廈門、成都、包頭等稀土應用產業基地,稀土磁性、催化、發光材料產業規模分別占全國的70%、50%、45%以上。
以大集團為中心,構建稀土全產業鏈條,改變數年來稀土散亂的狀況,實現國際競爭力無疑是國家重要「藍圖」,稀土產業也成為我國礦產資源領域整合的「樣本」。
在多位業內人士看來,隨著「十三五」規劃的出台,下一步圍繞稀土行業的整合和產業升級大幕也將開啟。一位業內人士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基本上來說,稀土行業的政策法規將會進一步完善,同時稀土大集團也將繼續獲得國家層面的支持,這意味著稀土資源優勢將進一步向大集團集中。與此同時,對於六家大型稀土集團而言,還要承擔起整合本區域內稀土企業和優化資源的任務,整合同時也要按照產業政策要求,進行產能縮減和環境治理。
「其實區域整合的事情我們一直都在做,但是這塊涉及產能的重新調衡,包括一些落後產能的縮減,因為關係到很多利益博弈,還是面臨很大考驗的。」國內一家大型稀土企業負責人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說。不過,該負責人也指出,如果按照市場化的整合思路,必然會面臨巨大的資金需求,而在連續幾年市場不景氣的情況下,稀土大集團很多都處於虧損狀態,資金鍊非常緊張。
一位稀土行業專家表示,一方面,目前稀土行業違法違規行為屢禁不止,導致市場供過於求,產品價格低迷,走私現象時有發生。另一方面,持續創新能力不強,核心專利受制於人,基礎研究整體實力有待提升。同時結構性矛盾也依然突出,上遊冶煉分離產能過剩,下游高端應用產品相對不足,相關法律體系仍不完善,一些地方政府監管責任尚未完全落到實處。
「十三五期間,加快完成六大稀土集團實質性重組,將有助於規範市場秩序、加強創新能力建設、引進先進技術和高端人才,加快發展高端應用產業,從而培育中國稀土的核心競爭力。」賈銀松強調,各個稀土集團的集約化發展,有望提升稀土技術和產品的研發能力,促進稀土相關技術和產品在航空航天、軌道交通、海洋工程、工業機器人、高端數控工具機、醫療器械、無人機等領域的廣泛應用。
在多位業內人士看來,隨著「十三五」規劃的出台,下一步圍繞稀土行業的整合和產業升級大幕也將開啟。分析師表示,應對稀土出口量增價跌加劇,行業全面虧損局面,稀土多項政策有望近期密集出台,稀土機會顯現。
更多稀土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稀土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