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因電信詐騙案導致身亡的悲劇出現不少,因而金融界相應提供警惕,在2016年9月30日央行出台銀行新規,經過幾個月準備,終於將在12月1日正式落實,現在有哪些跟大家生活息息相關的銀行新規呢?
12月1日起,央行關於個人銀行帳戶分類管理的辦法就將正式實施。
根據此前下發的《關於加強支付結算管理防範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有關事項的通知》(下稱《通知》),個人銀行帳戶被分成I類、Ⅱ類和Ⅲ類、同一個人同一銀行僅能開立一個Ⅰ類銀行結算帳戶,分類依據是什麼?這項規定對老百姓有什麼影響?新京報記者採訪了銀行、業內人士,對這項規定進行解讀。
綜合銀行業人士反饋的情況來看,目前既有的存量帳戶暫時未受到使用限制,不過,有銀行業人士表示,近期可能將提醒用戶對不再需要的帳戶辦理相關手續。
恆豐銀行研究院執行院長董希淼認為,央行即將實施的新政背景在於遏制層出不窮的電信詐騙。同時,限制支付寶等第三方支付的次數,意在引導第三方支付回歸到小額支付的性質上。
新規簡述:12月1日起,個人通過銀行自助櫃員機向非本人同行帳戶轉帳的,資金24小時後到帳。
要求受害者通過ATM機轉帳是電信詐騙分子最常用的伎倆,因為ATM機轉帳具有實時到帳的特點,因此即便受害人匯款後立刻醒悟,也為時晚矣。
針對這種情況,央行支付結算新規規定,從12月1日起,除向本人同行帳戶轉帳外,個人通過ATM轉帳的,發卡行在受理24小時後才會辦理資金轉帳,這期間個人可以向發卡行申請撤銷轉帳。受理行應當在受理結果界面對轉帳業務辦理時間和可撤銷規定作出明確提示。銀行通過ATM機為個人辦理轉帳的,應增加漢語語音提示,並用文字、標識、彈窗等設置防詐騙提醒,無法提示的不得提供轉帳。
這樣的調整會不會對正常的轉帳業務造成影響?一家銀行的客服告訴記者,網銀、手機銀行轉帳仍可以選擇實時到帳,並且完全免費。
新規簡述:從12月1日起,除向本人同行帳戶轉帳外,銀行為個人辦理非櫃面轉帳業務,單日累計金額超過5萬元,應當採用數字證書或者電子簽名。
現在許多銀行為方便用戶使用手機銀行APP,僅憑一條6位數的動態簡訊驗證碼,就可以讓用戶轉出幾十萬、上百萬元。因此電信詐騙犯罪分子的另一個慣用伎倆是通過植入受害人手機的木馬病毒,截獲動態驗證碼從而盜刷資金。
央行規定,從12月1日起,除向本人同行帳戶轉帳外,銀行為個人辦理非櫃面轉帳業務,單日累計金額超過5萬元,應當採用數字證書或者電子簽名,也就是我們常說的U盾,否則將無法轉帳。個人銀行非櫃面轉帳單日累計金額超過30萬元,銀行應進行大額交易提醒,個人確認後方可轉帳。
同一家銀行的借記卡,換個城市取現卻要收手續費,這種收費被網友斥為「銀行卡漫遊費」。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銀行IT架構工程師向記者表示,隨著近年來IT系統資料庫的完善,銀行卡異地存取款成本已經大大降低了。
一直以來,收取行內異地取現、轉帳手續費的主要是規模較大的銀行,收費標準從每筆千分之三到千分之五不等,最高50元封頂。華夏、廣發等規模較小的銀行則沒有異地取現手續費。針對備受消費者詬病的「銀行卡漫遊費」,央行《通知》明確規定,銀行對本銀行行內異地存取現、轉帳等業務,收取異地手續費的,應當自本通知發布之日起三個月內——即明年1月1日起執行。
新規簡述:12月1日起,同一個人在同一家銀行只能開立一個Ⅰ類戶。
新規尤其是對Ⅱ、Ⅲ類戶的開戶、使用進行了明確。Ⅱ類帳戶是存款人的線上投資理財和消費類帳戶,僅可以與綁定的同名Ⅰ類帳戶或信用卡帳戶進行資金互轉,可以配發實體卡片。單日最高1萬,年累計20萬。Ⅲ類戶是支付帳戶,日累計限額5000元,年累計限額10萬元。新通知進一步明確,開設一個Ⅱ類戶,必須包含申請人姓名、居民身份證號碼、手機號碼、綁定帳戶帳號(卡號)、綁定帳戶是否為Ⅰ類戶或者信用卡帳戶等5個要素。開設一個Ⅲ類戶,則至少包括開戶申請人姓名、居民身份證號碼、手機號碼等4個要素。
簡單說,Ⅰ類帳戶是全功能帳戶,常見的借記卡就屬於Ⅰ類帳戶;Ⅱ、Ⅲ類帳戶則是虛擬的電子帳戶,是在已有Ⅰ類帳戶基礎上增設的兩類功能逐級遞減,資金風險也逐級遞減的帳戶。主要區別如下表:
近日多家銀行證實,雙標信用卡將不再發新產品。施行了14年,帶有中國特色的雙標信用卡,將正式退出歷史舞台。
實際上,近年來由於限制發行磁條卡,雙標卡發行量已經很少,現在正式取消也是從安全的角度出發,對儲戶影響其實不大。以後出境游多帶一張卡,看似不便,但是卻增加了客戶的安全保障。
更多銀行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銀行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