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目前占據石油消費的超過70%,因此他的國家必須準備好應對世界對石油需求降低。其他所有公司都在學習特斯拉,開發電動汽車甚至是自動駕駛汽車。最終,在未來十到二十年內,世界對石油的依賴毫無疑問將會減小。
高盛集團行業分析師在最新發布的一份研究報告中預計,全球電動汽車的發展到2030年可能導致石油行業每年的整體年收入下降1.9萬億美元。
報告指出,在石油行業的眾多細分行業之中,石油加工業或將損失最大,也可能是最先受到衝擊的行業。在2026至2029年之前,從事石油加工的公司將失去6%至8%的市場份額,整個行業每年少收入930億美元。
此外,高盛分析師還預測,到2100年之時,未來全球變暖形勢將存在三種水平的可能性。電動汽車在這三種可能的情況下所占的全球市場份額預測分別是6.6%、10%和15%。電動汽車的電池成本到2020年將從220美元下降到165至110美元之間,而到2030年價格甚至跌到73美元。
2017-2022年中國石油產品行業發展前景分析及發展策略研究報告顯示,未來電動汽車製造業的發展將嚴重影響到石油的需求。到2030年石油每日需求量將減少200萬桶、300萬或400萬桶。到2030年每桶石油價格可能較當前水平下降1至4美元。
中國汽車雙積分政策已經正式頒布,將在2018年實施,全球各大汽車廠商也開始紛紛踏入新能源的大浪潮中,傳統汽車廠商忙著轉型,電動汽車銷量的持續上漲,傳統的石油能源公司也意識到危機感,抓緊開始布局充電站了。
2016年1月,中石油和一汽在北京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在新能源汽車和網際網路智能汽車領域展開合作。中石油將在重點城市或高速公路建設充電站和加氣站,在產業鏈上支持一汽新能源車,雙方還將建立聯合實驗室,加大潤滑油產品的研發力度。
早在2010年,中石化就和北京首科集團宣布共同出資成立中石化首科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註冊資本 1000 萬元。首科集團致力於純電動車的研發,自稱在相關領域內處於領先地位。在新公司成立之初,雙方計劃投資 27 億元建設充電站:2015 年共形成 130 座充電站建設規模,以滿足北京市電動汽車能源供給需求。並計劃投資 17 億元建設完成新能源應用研發中心,致力於電動汽車和充電設施研發。
業內人士表示,在新能源充電站方面,本身技術壁壘不高,行業存在過度競爭的風險。目前石油巨頭與電網企業已形成兩大不同行業巨頭對壘的局面。年初國家電網宣布今年將建設75座充電站,南方電網則宣布今年將建設超過80座充電站。石油巨頭進入充電站領域速度略為緩慢。當然,石油巨頭有加油站的網絡優勢,中石化在全國擁有加油站近萬個,在廣東擁有兩三千個,這是布局充電站的陣地,但做充電站行業,電壓相對不足,需要電力企業的配合。相對而言,電力企業有電力充沛的優勢,但在一些較為發達的城市,電力企業很難找到合適的位置建設大型的充電站。
更多石油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石油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