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資訊 >> 專家稱房地產發展空間仍然很大

專家稱房地產發展空間仍然很大

2018-01-01 09:06:19 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 T| T
分享到:
分享到:

  近期在海南舉行的2018年博鰲房地產論壇上,與會嘉賓認為,儘管中央有對房價明確的抑制政策,增量時代的需求在逐步放緩,但是對於房地產行業的主體而言,仍然不必太過於擔心,未來十幾年,房地產發展的空間仍然很大。

  「房住不炒」有利於行業健康發展

  「堅決遏制房價上漲」,這成了2018博鰲房地產論壇出現頻率較高的詞彙之一,此前的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了這一論調,與以往相比,由於少了「過快」上漲兩字,與會嘉賓普遍認為中央此番遏制房價上漲的決心非常決絕。

  會議提出「下決心解決好房地產市場問題,堅持因城施策,促進供求平衡,合理引導預期,整治市場秩序,堅決遏制房價上漲。加快建立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長效機制。」

  國家統計局發布的6月份70個大中城市房價數據顯示,二線城市新房和二手房價格分別上漲6.3%、4.6%。具體來看,海口、濟南、丹東領漲全國,新建住房價格單月環比上漲超過3%。

  華夏新供給經濟學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賈康認為,一方面這是中央最高決策層高度重視並且積極回應社會訴求;另一方面,決策層強調的長效機制的打造是要改變過去調控多年治標不治本累計的不良狀態,「長效機制來自於一種基礎性制度建設的攻堅克難。」

  中央提出「堅決遏制房價上漲」,「這是對整個房地產行業的有效保護。」著名經濟學家、國民經濟研究所所長樊綱表示,「中國房地產不會出現大起大落。無論如何,中國對『房住不炒』的定位不會改變,這對房地產長期健康發展是有好處的。」

  增量房地產建設時代正告一段落

  「無論是從總人口、增長率、出生率還是就業率占比的指標來看,確實伴隨著中國快速的城鎮化所推動的大規模的增量房地產建設的時代正在告一段落,增量時代的需求在逐步放緩。」香港交易所董事總經理、首席中國經濟學家,中國銀行業協會首席經濟學家巴曙松在論壇上做出如此表述。

  巴曙松表示,從戶均套數來看,中國已經超過1,這個指標從日本和美國的經驗來看,在1.1到1.2之間的時候,它基本上就是一個供求大致平衡、增量房的增長達到峰值的階段。中國現在逼近這個階段,至少從戶均套數這個指標來看,供求在大致走向一個平衡。

  不過,巴曙松也表示,從全國的趨勢看,一些二線城市還會繼續享受城市化加速的相關紅利,人口在流入,突破口很可能是城市群的建設,中心城市帶上周邊的二三線城市,以及連接這些城市群內部大中小城市的基礎設施的建設。

  除此之外,一些新的趨勢也引發了與會嘉賓的討論。寶能集團高級副總裁余英表示,一線城市的中心區需求量大,在嚴厲的調控政策下房價能頂住,其他城市價格可能真的要往下走了,所以他判斷今年年底到明年,可能有些地區分化很嚴重。另外,余英建議三、四線城市有土地儲備的房企趕緊出貨,落袋為安。

  對於如今如火如荼的文旅地產,中國奧園主席郭梓文則說,沒有堅定的決心,沒有良好的現金流最好不要做文旅地產,一些房企雖然也在轉型,但只是光打雷不下雨,沒有沉澱下去做出真正的文旅項目,其中一大原因就是轉型不夠堅定,同時也有資金屏障。

  專家稱不必為市場前景擔心

  目前房地產周期處於本輪調控中期,未來將從短期調控轉向建立長效機制。短期內房地產調控力度仍會繼續加強,實現房產市場的「脫虛向實」發展。

  儘管一些與會嘉賓都在潑「冷水」,但對於房地產的長期發展,中國房地產業協會原副會長、民政部養老服務業專家委員會委員朱中一表示,調整是一個過程,長期來看,房地產業還有一定時間的發展期。

  朱中一表示,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1998年進一步深化城鎮住房制度改革以來,我國的房地產業快速發展,基本解決了住房短缺問題,城鎮居民的人均住房建築面積由1978年的6.7平方米、1998年的18.7平方米提高到2016年的36.6平方米,支撐了經濟社會的發展,明顯改變了城鎮建設的面貌,成績很大。

  但同時也存在問題。一是從行業內部看,不少地方程度不同地存在著商品住房價格上漲、住房供需不平衡、結構不合理、租房市場發展緩慢及住房保障不充分的問題。二是從社會角度看,對房地產業的定位搖擺,經濟和財政增長過度依賴房地產,再加上大量貨幣流入樓市,推高了房價地價,提高了城鎮化的門檻,不利於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和實體經濟的發展。

  不過,朱中一認為,中國的房地產業起碼還有十年左右的發展期,主要原因是城鎮化還在持續推進,加上二胎政策的放開,單人家庭、單親家庭以及「丁克家庭」比例的提高,新市民的剛性需求和原居民改善性需求會持續釋放;此外,城市的更新改造、新經濟業態的發展和人民日益增長的對美好生活的需求,也需要房地產業在產業園區地產、物流配速中心、文旅地產、老年住區等方面進行拓展,提供相應的配套和服務。

  「總之,未來十幾年,房地產發展的空間仍然很大,至於2030年以後,既有小區和存量房的改造、二手房的交易,加上必要的新建項目,累計數量肯定不小,所以不必為市場的前景擔心。」朱中一在會上強調。

更多房地產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房地產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房地產熱門推薦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