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4G行業分析報告 >> 2016全球4G行業發展概況分析:成專利主戰場

2016全球4G行業發展概況分析:成專利主戰場

2017-01-09 15:36:10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T| T

  隨著全球4G網絡實現規模部署,4G手機逐漸成為全球手機市場的主流。在過去的幾年裡,全球範圍內頻繁發生移動通信尤其是4G LTE領域的專利侵權訴訟,美國、德國、印度、英國、中國等多個國家成為了專利持有人廝殺的戰場。

2016中國4G行業概況分析:成專利主戰場

  4G技術專利發展態勢

  4G是史上發展速度最快的移動通信技術,截至2015年6月底,與4G關鍵技術相關的全球專利申請量達到34767件,美國(占比38%)、中國(30.6%)、歐洲(15.5%)、韓國(5.9%)、日本(4.5%)是最主要的專利首次申請國或地區,他們的4G網絡覆蓋率相對更高,發展速度更快。其中,來自中國、美國、韓國、日本的專利申請人占申請總量的近80%,整體而言,中美日韓專利權人在4G領域專利控制力最強。

  4G技術領域全球申請人超過600個,包括傳統通信系統廠商、終端廠商、晶片廠商、運營商、網際網路企業、高校和研發機構以及NPE等。企業在細分領域的布局各有側重,比如,高通在OFDM、MIMO、載波聚合、小區間干擾協調、多點協作、小小區物理層技術上占據數量優勢,華為在載波聚合、MIMO、移動性管理、MBMS、小區間干擾協調等技術上具有數量優勢。

  從產業鏈的角度看,4G系統設備由於進入門檻高,參與者較少,國內的「大中華」和上海貝爾專利申請量排名前列。4G終端廠商,國內除華為、中興專利申請量排名前列,聯想、小米通過收購專利在一定程度上加強了通信專利儲備之外,其餘國內終端廠商在3G、4G領域的專利申請量相比略少。4G晶片廠商方面,高通和華為海思專利儲備最多;博通圍繞MIMO和資源管理申請了較多的4G專利,但該公司已經放棄基帶晶片業務,轉為專利授權和專利交易;展訊、MTK也在積極跟進專利申請。

  專利申請朝著LTE-Advanced Pro關鍵技術方向發展。移動通信技術在4G時代實現了統一,從技術演進過程來看,經歷了從LTE(R8,R9),到LTE-Advanced(R10,R11,R12)的過程,2015年10月3GPP確定4.5G標準——LTE-AdvancedPro,它包括正在標準化的R13及後續版本R14、R15的內容。從技術演進來看,包括3D MIMO、D2D增強、多用戶疊加傳送、載波聚合增強、LTE V2X、雙連接增強、LTE/WLAN聚合、自組織網絡增強以及免許可頻譜輔助接入等細分領域的專利申請,將繼續成為未來幾年的專利申請熱點。

  不可迴避的4G專利糾紛風險

  受移動通信產業快速發展的影響,圍繞GSM、UMTS、LTE領域的專利,成為專利儲備相對薄弱的終端企業、網際網路企業以及專利持有公司關注的熱點,從Rockstar專利聯盟45億美元收購北電專利、聯想29億美元購買摩托羅拉2000項專利,到愛立信2015年專利許可收入增長68%。一些傳統通信廠商不斷地從專利交易中謀取更豐厚的利潤,與標準有關的專利出售價格屢創新高,這將對部分移動通信專利儲備較少的國內終端企業、網際網路企業帶來更高的收購成本。

  通信巨頭紛紛成立專利授權管理公司,劍指新進入者。傳統通信巨頭企業曾花費巨額投資研發技術,手握大量無形專利資產,如今為了盤活這些無形資產創造更多的現金流,以愛立信、諾基亞為代表的一批通信巨頭企業紛紛成立專利授權公司,或是與專利運營管理公司展開合作,以訴訟威脅攫取巨大利益。比如,愛立信在2013年賣給專利授權公司Unwired Planet 2000多件專利並從該公司的專利營收中抽取提成,據媒體報導,淨收入1億美元時,愛立信將抽取20%,1億~5億美元抽取50%,5億美元以上抽取70%,在2015年年底,Unwired Planet就已經在英國和德國向華為、谷歌、HTC和三星發起了進攻。同樣,諾基亞和義大利Sisvel、美國Vringo等公司達成了專利代理協議以謀求利益,Sisvel利用諾基亞的標準必要專利在德國起訴了海爾,目前,杜塞道夫法院向海爾發出了禁令。

  4G專利權利人分散導致專利許可費累加。同2G/3G時代相比,全球範圍內參與4G國際標準制定的大型企業越來越多,在標準制定過程中「預埋」專利的機率也增大了,終端廠商必須採用的標準必要專利導致其面臨的專利糾紛風險加劇。一方面,目前在ETSI披露4G標準必要專利的企業超過了30家,專利權分散,終端廠商面臨可能要向更多標準專利持有人繳納許可費的情況;另一方面,目前捲入專利糾紛案件的移動通信標準必要專利申請時間多數是在2000年前後,我國企業在當時並未開展標準必要專利的布局。

  NPE積極發起專利侵權訴訟,終端企業成為訴訟者眼中的「肥羊」。在2010年至2015年期間,4G通信領域存在一批頻繁發起侵權訴訟的NPE公司:Interdigital、Adaptix(Acacia Research子公司)、Wi-LAN、Blue Spike和Unwired Planet,他們除了自身申請專利之外,還通過收購企業的核心專利來擴充自己的「彈藥庫」。這些NPE在過去的5年裡積極向終端企業發起專利侵權訴訟或337調查以謀取利益,包括蘋果、黑莓、索尼、HTC以及國內企業華為、中興、小米等,均被推上過被告席。

  我國企業如何應對潛在風險

  隨著我國產業升級和國際化進程的推進,中國企業遭遇的專利糾紛呈愈演愈烈之勢,以4G為代表的通信領域已成為專利侵權糾紛的高發地。儘管我國企業在4G時代的專利申請量和標準必要專利占比都出現了明顯提升,但多數國內終端廠商的海外專利布局與國外通信企業相比還存在較大差距,這使我國企業在開拓海外市場時仍面臨較大的專利訴訟風險。因此,從專利情報分析的角度建議我國企業:

  分析訴訟案件及風險專利,及時跟蹤和分析在美國、歐洲、印度等國家已發生或進行中的專利糾紛案件,及早關注涉案專利以及涉案專利在其他國家的同族專利。

  關注移動通信領域活躍的專利持有公司的專利儲備情況,包括Adaptix(Acacia)、Wi-LAN、Blue Spike、Interdigital、RPX和Unwired Planet等公司,跟蹤這些公司最新專利儲備情況。

  關注重點通信企業的專利流向,包括愛立信、諾基亞、三星、高通、博通等公司的專利權屬轉移信息,關注這些公司自身成立的專利授權管理公司以及有合作的專利授權管理公司的智慧財產權狀況。

  分析重點權利人的專利技術布局情況,重點企業在4G技術細分領域布局各有側重,建議國內企業在各個細分領域開展技術研發和專利布局時針對競爭對手開展專利分析。

  關注LTE-Advanced Pro關鍵技術,沿著4G演進路線及早布局專利,建議通信專利基礎薄弱的企業收購一批標準必要專利以增強專利防禦力。

更多4G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4G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4G熱門推薦

    Content not fonud



    Content not found

    内容未找到,麻烦您再找找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