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行業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哪裡都有它的影子。建築行業也可以被認為是我國國民行業。下面就跟隨筆者來看一下建築行業發展現狀分析以及未來綠色建築定義及評價體系分析。
2011-2021年,我國建築業總產值呈逐年上升態勢。2021年,我國建築業企業完成建築業總產值248446億元,相比2020年增加了6.24%。
2021年,我國建築業總產值248446億元,完成房屋施工面積144.16億平方米,完成房屋竣工面積40.24億平方米,實現利潤8381億元,簽訂合同總額545038.89億元。根據建築行業發展現狀數據,截至2021年底,全國有施工活動的建築業企業103814個,從業人數5427.37萬人,從業人員持續增加,成為吸納就業的重要領域。按建築業總產值計算的勞動生產率為399656元/人。
從我國各省市建築業產值狀況來看,2021年1-3季度,江蘇省建築業產值遙遙領先,達到23158.22億元;其次為浙江省,產值為15333.5億元;第三為廣東省,產值為14038.88億元.
從企業數量來看,2020年建築企業數量最多的是江蘇省,企業數量達11000個,排名前十的省市分別為:江蘇、山東、浙江、廣東、河南、四川、福建、安徽、遼寧、湖北。
為進一步提高「十四五」時期建築節能水平,推動綠色建築高質量發展,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推動城鄉建設綠色發展的意見》等文件,制定本規劃。
我國國家標準《綠色建築評價標準》中對綠色建築給出了明確定定義:在全壽命期內, 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減少污染,為人們提供健康、適用、高效的使用空間,最大限度 地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質量建築。
建築行業發展現狀指出,綠色建築評價指標體系由安全耐久、健康舒適、生活便利、資源節約、環境宜居 5 類指標組成,且每類指標均包括「控制項」和「評分項」;並設置了「提高與創新加分項」。
安全耐久:建築安全是人們使用建築的最基本前提,建築耐久則是提升建築使用時 間、降低再建成本、減少資源消耗的重要途徑。該指標對綠色建築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提出了具體要求。
健康舒適:室內健康舒適是人們正常使用建築的重要保障,減少疾病風險,提升人們 工作和學習效率。該指標從室內空氣品質、水質、聲環境與光環境、室內熱濕環境四 方面對綠色建築達到健康舒適性能提出了具體要求。
生活便利:完善的生活配套設施,可使人們工作生活更加便利,明顯提升居住質量。 該指標從出行與無障礙、服務設施、智慧運行、物業管理四方面對綠色建築達到生活 便利性提出了具體要求。
資源節約:傳統粗放式的建材生產、建設、運維過程不再符合國家高質量發展方向, 節省消耗、減少排放、降低成本的建築生產運維方式是必然趨勢。該指標從節地與土地利用、節能與能源利用、節水與水資源利用、節材與綠色建材四方面對綠色建築達 到資源節約提出了具體要求。
小編對建築行業發展現狀分析以及未來綠色建築定義及評價體系分析的大致介紹了,如下了解更多行業資訊可點擊中國報告大廳進行查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