併購基金是私募股權投資的一個分支。簡單講,併購基金是用於獲取標的企業的控制權、控制目標公司的董事會,並且對目標公司的發展和治理施加影響,通過管理溢價持有一定時期後藉助戰略投資者受讓實現退出的私募股權基金。以下是併購基金市場分析。
通過對併購基金市場分析得知美國80年代興起「第四次併購潮」,併購基金在其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並發展迅速。以KKR為代表的併購基金極大地推動了併購市場的發展。90年代之後,由於宏觀經濟下滑,高槓桿垃圾債的風險得不到控制,併購市場一度蕭條。2006年前後,美國興起了第五次併購潮,這一時期不少大體量的併購業務正是由併購基金主導的。各種操作技巧更為成熟並衍生了不同的投資策略,在併購市場上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當時中國的併購市場正處於萌芽階段,中國第一支併購基金弘毅投資於2003年成立。當前中國的併購市場發展迅速,特別是在上市公司的重組併購方面。據搏實數據顯示,截止2017年10月底,在基金業協會備案的股權及創投類基金規模已達到6.8308萬億。
我國併購基金髮展較晚,第一支併購基金弘毅投資在2003年才成立。截至2016年6月,我國已設立466支併購基金。整體來看,我國併購基金市場與併購市場一同發展,呈現出直線上升的趨勢。但其在併購中的運用依然較少,可也說明未來併購基金具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目前我國市場上設立的466支併購基金中,規模以1至10億為主,很少有規模超過50億的併購基金,可見企業籌資較為謹慎。小編認為,這可能與我國對槓桿融資的限制有關。而且顯然,中小創的上市公司更熱衷於成立併購基金,這可以幫助他們順利度過發展瓶頸,快速實現轉型或整合,從而將企業做大做強。
從目前466家設立的併購基金來看,上市企業並不會占用太多資本,投資占比以0-20%左右為主,這主要是因為他們的目的是為了最大限度地吸引社會和金融資本參與進來。
國有企業改革併購基金模式
「國企改革「是近幾年炙手可熱的話題,而它也為併購基金的發展造就了機遇。一方面,國有企業要通過併購完成自身結構升級和轉型等需求,那麼與PE合作成立併購基金是最快的途徑;另一方面,通過設立併購基金引入專業團隊,可以解決國企缺乏併購人才的問題。除此之外,通過併購基金,可快速募集大量資金,用於改善國企法人結構不完善、企業經營效率低等問題。2014年諾亞財富為推進國企改革,設立了併購基金,兩天內就募集10億資金。
但除了這兩種主流模式,還有「上市公司+券商/銀行/其他機構」、保險資金參與併購基金等運作模式。
通過對併購基金市場分析得知目前是中國併購基金1.0時代。以參與權為主,併購權為輔的形式,是當前中國併購基金的選擇。但是通過和企業、產業,戰略上、結構化的交易安排、後續整合和整個管理效率的提升,管理層的調整,業務的重做,財富結構的調整等,這些足夠積累中國併購基金的經驗,為中國併購基金的未來發展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個人認為併購基金對中國經濟的發展和改革都會起到很大作用。預計中國在未來十年裡,併購基金的發展空間也是巨大的。以上便是筆者對併購基金市場分析的詳細介紹了。
更多併購基金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併購基金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