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玻璃企業主要分布在遼寧、河北、山東、江蘇、浙江、廣東、福建等中東部地區。玻璃自身易碎的特點和運輸的局限性導致其銷售模式分為300公里內採用密集式營銷、300—800公里採用選擇式分銷、800公里以外採用營銷。
對外貿易角度來看,我國已成為大部分國家日用玻璃靠前大出口國。2021年聯合國商品貿易籌備對部分國家出口統計數據顯示,我國日用玻璃出口總額當年已占到世界出口總量的三分之一,穩居世界靠前位。根據中國日用玻璃協會的統計,我國日用玻璃器皿與玻璃包裝容器出口額在2021年已經打破59億美元,出口量超過280萬噸。
產品水平角度來看,我國部分鋼化玻璃生產企業的單位產品能耗較同行業其它企業要高出許多。對於鋼化玻璃生產企業而言,其整體技術、裝備及管理水平等方面都是直接影響其產品能耗的關鍵因素。
平板玻璃具有良好的透視,透光性能好,對太陽中近紅熱射線的透過率較高,但對可見光設置室內牆頂地面和家具、織物而反射產生的遠紅外長波熱射線卻有效阻擋。2021年我國平板玻璃產量最高地區為華東,占比26.3%;其中山東地區占比8.43%。
中空玻璃是一種良好的隔熱、隔音、美觀適用、並可降低建築物自重的新型建築材料。2021年我國中空或真空隔溫、隔音玻璃進口數量為269.5噸;中空或真空隔溫、隔音玻璃出口數量為53824.6噸。冷修復產產能,2021年以來由於平板玻璃價格持續上行,廠家整體冷修意願不強,而存在安全隱患的窯體不得不進行冷修,所以冷修復產的產能幾乎為零。目前產能利用率達到91%-92%,意味著除了由於到達設備壽命周期必須要進行冷修的產線外,其餘產線已經全部滿產運行。
截至2021年,我國浮法玻璃在產產能5131萬噸,同比增長8.6%。累計新建4條,復產7條,冷修4條,停產1條,淨增加6條產線。預測2022年新建產線剩餘1條(600t/d),復產剩餘8條(5800t/d),冷修10條(6600t/d),淨增加為淨增0加,而三四季度從需求端來看是地產施工的旺季,強於上半年的淡季。因此在下半年供給有限、需求轉強、庫存低位的基礎上,價格具備繼續上漲的動力。
預計純鹼、煤碳、重油、天然氣、電等原料燃料價格上漲以及人員工資等財務成本增加,導致玻璃企業生產成本不斷上漲。由於玻璃生產企業生產製造的多為同質性產品,一些企業為了減少庫存,不惜降價壓價銷售。整個玻璃行業供需矛盾突出,價格持續低迷。無序發展導致行業競爭加劇,市場競爭秩序混亂導致全行業利潤率下滑,市場規模增長緩慢。
綜合來看,我國玻璃行業還存在很多其他問題。如玻璃的保質時間長短不一及玻璃自身的品質良莠不齊,深加工行業所使用的原片玻璃存在質量問題較多;玻璃重量大,搬運過程中易碎及不易存放等因素造成所需存儲空間較大、裝卸難度較大、運輸成本過高;許多玻璃加工企業因價格波動及供應、採購等問題,需動用足夠資金備貨,造成較高的資金占用情況等。這些問題制約了玻璃及加工行業的成長與健康發展。
好了,以上就是小編對2022年玻璃行業市場分析的大致介紹了,如需了解更多的行業相關資訊可點擊中國報告大廳搜索查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