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紡織服裝業既是傳統的支柱產業,也是具有國際比較競爭優勢的產業。不僅加工水平得到世界公認,而且也擁有了一批自主品牌。同時中國已成為全世界最大的服裝生產加工基地,全世界每三件服裝,其中一件來自於中國生產。下面看一下我國服裝行業概述及現狀分析詳情:
服裝行業概述
目前,我國擁有超過十三億人口的龐大消費人群,隨著居民收入水平的提升,我國已成為全球最重要的服裝消費市場之一。
1、我國服裝行業的發展歷程
A、OEM階段:20世紀80年代起的全球紡織服務產業第三次轉移中,中國成為了全球紡織服務產業的製造中心,OEM成為中國紡織服裝企業主要的經營模式。
B、ODM階段:20世紀90年代中國紡織服裝企業的加工製造技術日臻成熟,
經營模式由OEM向更高層次的接單加工模式ODM 轉變。
C、品牌經營階段:2000年以後,國內消費者對服裝產品的質量和品位的要求不斷提高,我國服裝行業開始進入個性化、多元化和時尚化的消費時代,市場競爭逐漸從價格、數量轉向品牌,品牌服裝的發展進入快速成長期。眾多品牌服裝企業在一線城市、省會和重點城市開設了專賣店、商場店,占據了穩定市場。
2000年以後,我國服裝行業以品牌運營、研發設計、渠道建設為重點的商業模式的興起,為自主品牌服裝企業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我國服裝行業增長迅速
據宇博智業市場研究中心發布的《2014-2018年中國休閒服裝市場競爭格局分析與投資風險預測報告》了解到,服裝是生活必需消費品,隨著城市化的發展和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高,我國服裝行業銷售額相應快速增長。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04年至2012年,我國限額以上服裝零售總額從1,020億元增加至7,022億元,增長率均值為26.58%,比同期GDP增長率均值高約16個百分點。
3、我國服裝行業的供給情況
2012年,我國服裝總產量達267 億件。我國服裝供給充足,但產品檔次和附加值普遍較低,特別是在高檔女裝領域,有自主設計能力和品牌運作能力的服裝企業更少。
中國是十三億人口的大國,是全世界最大的服裝消費國和生產國。近幾年中國的服裝業有著較大的發展,服裝業的發展大大推動了中國國民經濟的發展。下面小編來闡述一下中國服裝行業現狀:
中國服裝行業兩極分化明顯
通過對中國服裝行業現狀分析了解到,2014年上半年,全球經濟延續復甦弱勢,受此影響,我國服裝出口經歷了由弱到穩的過程,至二季度逐月回暖。其中,歐盟市場需求回暖成穩定我國服裝出口的重要因素,而新興市場由於自身經濟因素需求減弱,我國服裝對其出口增速下降明顯。內需方面,上半年,我國經濟雖有起色,但受居民收入增長放緩影響,消費增長動力不足。服裝內銷總體規模擴大,但增速較低。
1~6月,服裝行業規模以上企業累計完成服裝產量141.1億件,同比增長3.76%,較2013年同期提高3.21個百分點。其中,行業規模以上企業產量同比增長,企業各主要指標基本正常,虧損面有所收窄,但運營情況兩極分化明顯;規模以下企業產量持續下滑,企業面臨的困難和壓力仍較大。中國服裝協會從全行業口徑判斷,行業總產量應與去年同期持平。
服裝行業的運轉模式發生變化
宇博智業市場研究中心從服裝行業現狀分析報告了解到,從長期來看,網際網路和智能終端的快速發展將徹底改變零售與服務行業,進而改變服裝行業的終端運作模式,以及行業的發展軌跡和競爭格局;從短期來看,傳統服裝行業的各個分類已不能極大的滿足市場發展的需求,如各種服裝的品牌,款式以及適用的消費者類型等都將面臨挑戰。
在這種大環境下,企業如何面對服裝行業現狀所出現的變化?
短期內,必須解決過去粗放增長帶來的一系列運營和管理問題,一方面要通過各種方式讓低效率的無效終端快速退出,同時要進一步提高核心終端的經營效率,並通過零售端的改革進一步推動內部運作模式的改革和經營效率的提升;另一方面,在企業低增長時期,企業也要穩定團隊,提升士氣,改善內部管理進而為下一輪增長積蓄勢能。可以說,這也是管理者面臨的一大挑戰。
從服裝行業現狀分析情況不難看出,長期看,網際網路對服裝行業的衝擊也不容小覷,尤其是來自傳統電商的侵蝕,包括移動網際網路、O2O營銷與服務等領域的快速創新等都會給傳統服裝行業造成巨大影響,在這種情況下,企業就應該著重組織內部創新並積累在新環境下的團隊力量和運營經驗,以應對挑戰。
中國服裝行業現狀表明:我國服裝行業需要在發展的過程中不斷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在當今科技飛速發展的時代,服裝行業要想得到長足的發展,還應與相關的先進技術進行結合,以適應時代的發展與市場的需求。
更多服裝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服裝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