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海鮮包括螃蟹、蝦、魚三大種類。受疫情還未結束的影響,我國水產品價格一直在上漲,出口總額也達到新高。以下是對2022年海鮮市場分析。
海鮮餐飲行業產業鏈上下游分別為海鮮的供給與海鮮的消費。海鮮的供給一是人工養殖,一是海洋捕撈。海鮮市場分析指出,我國已經連續20多年成為世界第一漁業大國,我國的海洋捕撈、海水養殖維持較高水平。海鮮的消費包括了個人、家庭消費者及企業消費者。
據海關數據統計,我國2021年水產品進出口總量923.65萬噸,進出口總額324.96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11.56%和7.92%,均創歷史新高。同時,實現進口量、進口額、出口量、出口額全面增長。
水產品一般貿易出口量307.02萬噸,出口額156.42億美元,同比分別增加1.62%和1.32%,分別占水產品出口量和出口額的70.75%和73.96%。其中,頭足類、對蝦、羅非魚、蟹類、鯖魚等海鮮作為一般貿易主要出口品種實現出口量額同比雙增。
從城鎮居民消費結構來看,豬肉為主的豬牛羊肉等畜肉消費比重已從過去超60%降至50%以下,而水產品消費比重則從過去的23%提升至目前的30%左右。2022年海鮮市場分析指出,雖然消費結構轉變較為緩慢,但隨著消費水平提升、水產品營養和健康價值得到更多認知,以海鮮為代表的水產品消費潛力還會得到繼續提升。
從城鎮居民消費區域來看,海鮮消費在我國分布不均。在東部沿海地區,海鮮消費量很高,而內陸地區則相當低,冷鏈運輸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海產在內陸地區的消費。我國在全球海鮮市場創造了巨大的需求。
進入2022年,我國海鮮餐飲行業目前增長率在10-30%之間,處於成長期。據2022年海鮮市場分析數據,截止2022年6月份,水產品加權平均批發價每公斤27.03元,環比漲1.7%,同比漲9.3%,監測的68家批發市場水產品日均交易量4662.59噸,環比減25.0%,同比減11.9%,簡單算術平均價每公斤60.90元,環比跌3.0%,同比跌7.8%。
海水魚加權平均批發價每公斤44.59元,環比漲6.7%,同比漲12.2%,日均成交量594.78噸,環比減31.6%,同比減6.2%;蝦蟹類加權平均批發價每公斤128.76元,環比跌22.6%,同比跌40.6%,日均成交量58.78噸,環比減3.5%,同比增1.2%;貝類加權平均批發價每公斤25.22元,環比跌8.6%,同比跌3.0%,日均成交量176.16噸,環比減10.3%,同比增0.3%。
目前,我國沿海地區基本分布著海鮮水產養殖基地,商品魚基地如渤海主要養殖的海產品有小黃魚、帶魚、海參、鮑魚、扇貝等,東海的帶魚、大黃魚產量都占全國產量的90%以上、烏賊超過80%。淺海灘涂養殖基地如渤、黃海,其海帶產量占全國的4/5以上。
綜合來看,我國國人對海鮮的喜歡程度不亞於咖啡,宴請別人也都是有許多品種的海鮮,螃蟹、蝦、三文魚這些都是餐桌上常見的食物之一。
以上就是2022年海鮮市場分析的大致介紹了,如需進一步了解更多相關行業資訊可點擊中國報告大廳進行查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