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健康產業是隨著健康理念的延伸而形成的健康關聯產業的集合。可分為以產品為主導的大健康產業和以服務為主導的大健康產業兩大類,二者均偏重於預防、保健。以下為大健康產業發展現狀分析,一起來了解下吧。
大健康是繼IT業後的陽光產業,世界各國都在關注。在已開發國家,健康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超過15%,而在我國,僅占國民生產總值的4%~5%,低於許多發展中國家。目前,中國健康產業的年收益約為900億美元,而美國健康產業產值已經超過了1萬億美元。
作為一種具有巨大潛力的新興產業,大健康產業是指維護健康、修復健康、促進健康的產品生產、服務提供及信息傳播等活動的總和。包括醫療服務、醫藥保健產品、營養保健產品、醫療保健器械、休閒保健服務、健康諮詢管理等多個與人類健康緊密相關的生產和服務領域。
目前,我國健康服務產業鏈主要有五大基本產業群:一是以醫療服務機構為主體的醫療產業;二是以藥品、醫療器械、 醫療耗材產銷為主體的醫藥產業;三是以保健食品、健康產品產銷為主體的保健品產業;四是以健康檢測評估、諮詢服務、調理康復和保障促進等為主體的健康管理服務產業;五是健康養老產業。
作為全球最大的產業之一,全球醫療健康年支出總額占 GDP 總額的 9%左右,是全球經濟發展的新引擎。在目前全球股票市值中,健康產業相關股票市值約占總市值的 13%。全球醫療健康支出總額從 1995 年的 2.20 萬億增長到 2013 年的 6.62 萬億,年複合增長率為 6.3%。
進入 21 世紀後,醫療健康開始進入快速增長階段,新一輪增長主要來自於中低收入國家和中高收入國家人口增長,人均健康需求的持續釋放,以及科技進步帶來的新一輪產業升級為已開發國家的健康產業發展帶來的增長動力。假設 2014-2020 年健康支出仍以 6.3%的速率增長,預計 2020 年全球健康支出總額將達到 10.16萬億美元。
目前大健康產業利潤率在10%-30%之間,其中藥品製造行業年均銷售利潤率10.11%(2010-2014)、醫療器械行業年均銷售利潤率10.61%(2010-2014)、保健品行業年均銷售利潤率20.80%(2012-2014),而2010至2014年,全部A股年均銷售淨利率為8.79%,由於可見,大健康產業利潤率處於較高水平。
伴隨「十三五」規劃建議落地,健康中國正式升級至「國家戰略」。為開闢大健康產業的商業藍海,國內企業紛紛提出了「再創業」戰略,這輪創業就是要順應全球經濟的發展潮流,依託大健康行業,實現提速增量、跨界融合、創新發展。
十三五規劃建議將「健康中國」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十三五規劃建議提出,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理順藥品價格,實行醫療、醫保、醫藥聯動,建立覆蓋城鄉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和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實施食品安全戰略。進入2016年,2月14日國常會上,提出部署推動醫藥產業創新升級的政策要求。持續不斷的健康相關政策出台,令大健康產業的發展迎來政策蜜月期。
隨著我國居民收入水平不斷提高,消費結構升級步伐不斷加快,人們對生活質量的要求日益提高,以及人口老齡化帶來的健康服務需求增長,大健康產業將面臨廣闊的前景。以上便是大健康產業發展現狀的所有內容了,需要了解更多關於健康的報告請關注2017-2022年中國健康行業市場發展現狀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
更多健康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健康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