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行業經過十年來的快速發展,最大的變化無疑體管理規模的壯大。根據中國基金業協會公布的數據,私募基金實繳規模於八月底首次突破了十萬億。2017以來增加3.01萬億,漲幅38%。中國基金業協會表示,富達利泰已經於今年1月3日完成登記並通過審核,成為首家外商投資基金管理人。此後,瑞銀、英仕曼、富敦、路博邁和安本標準等多家外資私募基金管理機構接連落戶中國。
在華夏基金的總經理湯曉東看來,經過20年的發展,基金業正在迎來嶄新的發展階段。他認為,未來中國基金行業的發展方向主要是拓寬資金來源,推動養老金、海外資金等長期資金入市,為資本市場提供穩定的資金來源。全面提高投資研究能力,堅持長期投資、價值投資,為投資者創造長期、穩定的投資回報。基金公司作為投資策略和產品的供給者,將在現有基金類別中不斷細化,提供多元化的產品選擇,以及推動行業創新,拓寬投資範圍,增加投資工具,允許基金推出、加強衍生品工具的使用、放鬆商品基金的監管、允許多資產配置基金等。
前段時間發布功告稱,2018年中國百億資管產品將要迎來增值稅,基金也不例外,且受影響程度較大。財政部2017年6月30日發布通知,2018年1月1日起,資管產品管理人運營資管產品過程中發生的增值稅應稅行為,暫按3%的徵收率繳納增值稅。業內普遍認為,證券投資基金所受影響可能大於銀行、信託、券商等其他資管產品。因為私募沒有類似公募基金的股票債券買賣價差免稅政策,而且私募的管理人和基金都不是金融機構的身份,無法享受稅收優惠政策,比如同業往來利息收入免增值稅等。
好了,以上就是小編對中國基金行業發展前景的簡單介紹了,希望以上內容能夠給你帶來幫助。如需了解更多基金行業相關資訊可登入本站網址進行查閱哦!
更多基金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基金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