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是指為了某種目的而設立的具有一定數量的資金。隨著基金類型的增加,不同基金類型之間的競爭格局也將逐漸形成。2015年我國基金市場規模達到120萬億,占全球開放式基金的比例超過48%。以下是中國基金髮展趨勢分析。
隨著我國國內經濟增速放緩,企業融資需求呈現多樣化、個性化的趨勢,由此市場融資渠道開始多層次發展,可以運用的投資工具也越來越多元化。這其中,基金投資作為已開發國家資本市場,尤其是私募股權資本市場上常用的一種投資形式,以及與之相應的夾層基金日益受到關注。基金的概念最早出現在美國上世紀80年代的槓桿收購中,用以填補併購融資中股權資金及銀行貸款之間的資金缺口,「Mezzanine」原意就是「夾在中間」的意思。
中國基金髮展趨勢一、總量巨大且資產配置多元化
根據中國基金協會統計數據,2015年我國基金(包括共同基金和ETF)規模達到17.8萬億美元(按照當前匯率折算近120萬億人民幣),占全球開放式基金的比例超過48%,處於全球絕對領先的地位。如果僅看ETF市場,全球2.9萬億美元的ETF中,我國市場ETF規模2萬億美元,占比超過72%,更是遙遙領先其他市場主體。
同時,我國基金資產分布也較為多元化:包括國內權益類產品(41%)、全球權益類產品(15%)、債券型產品(21%)、貨幣型產品(16%)、混合及其他類產品(8%)。
中國基金髮展趨勢二、管理機構集中度不斷提升
我國基金的一大特點就是規模大,一般是幾十億規模,少的也有三五億規模。對於相對市場化的夾層基金而言,資金成本是首先要考慮的問題。2014年9月,新國十條出台,我國的保險公司才被允許可以設立和投資夾層基金。鼎暉夾層基金是國內首個獲得險資投資的基金。
目前看來,大多數基金的LP還是以高淨值個人為主。一方面是因為本身有不同的架構,可以作為股權投資、債權投入的模式,目前還沒有統一官方認可的定義。對於機構投資者來說,往往會產生不清楚的概念,導致無法理解其收益特點,缺乏投資興趣。任何一種投資,都有衝動自己設立一個團隊,所以很難說傾向於哪種,每個階段都存在不同現象。
中國基金髮展趨勢三、金融資產占比不斷提升
相比個人投資者占據主導的格局,我國家庭相信專業的人干專業的事情。近10年除個別年份外,我國家庭直接投資股票和債券的資金在持續流出,而家庭對基金產品的投入則呈現持續淨流入狀態。正是由於相信專業的力量,我國家庭持有金融資產的比例從1980年的2%逐步提升至2015年的22%,增長10倍。而有中國基金協會調查顯示,國外家庭持有基金資產比例僅略超4%,可以提升的空間巨大。
中國基金髮展趨勢四、在養老領域扮演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國養老金最大的組成部分是IRA(個人退休帳戶)和僱主發起式DC(養老固定繳款)計劃,截至2015年底,兩者的資產規模分別為7.3萬億美元和6.7萬億美元。而IRA帳戶中持有共同基金的比例達到48%,DC計劃持有共同基金的比例超過54%,可以說,共同基金占據我國養老金半壁江山。
中國基金髮展趨勢五、百億資管產品將要迎來增值稅
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計劃在2018年正式發布信用信息報告,為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管理人會員提供持續動態的「信用檔案」,並將結合運行情況及行業特點推廣至私募股權及創投基金領域。在私募基金的信用信息報告中,會員的違法違規、違反自律規則記錄以及報送的登記備案、信息披露和從業人員信息等資料的專業度、透明度會更高。另外,中基協再次強調私募基金不得公開募集、不得向合格投資者之外的單位和個人募集、不得承諾保底收益、單只私募基金投資者人數不得超過法律規定數量等。
綜上所述,我國基金髮展取得很大進步,涉及項目多,覆蓋領域和地區廣。我國基金主要包括信託投資基金、公積金、保險基金、退休基金,各種基金會的基金。筆者相信隨著我國GDP的增長,基金髮展會越來越好。以上是中國基金髮展趨勢分析。
更多基金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基金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