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傳統商務車大排量、寬車體、高價位等影響,我國緊湊型車市場龐大且逐漸固化。2018年總銷量同比增長超過8.63%,占比更是有望在2019年前實現對A級轎車的超越。以下是緊湊型車市場分析。
緊湊型車即A級車,是最常見的家用型車,軸距一般在2.5-2.7米之間,發動機排量一般1.6-2.0升左右。緊湊型車行業分析,售價區間已經幾乎涵蓋了5萬元到30萬元區間,成為了目前國內購車市場的主力車型。
緊湊型車保有量與人均GDP緊密相關。人均GDP水平決定了人均保有量水平,人均保有量提升,意味著行業中長期有增長的空間。緊湊型車市場分析,由於人均經濟發展水平不如已開發國家,中國緊湊型車人均保有水平顯著低於已開發國家。橫向對比,中國的人均GDP和巴西、俄羅斯接近。參考巴西、俄羅斯等國的人均保有量水平,中國人均保有量水平有望達到20%,即200輛車/千人。
2017年,我國國產緊湊型SUV總銷量達到563.53萬輛,同比增長超過10%,占國產乘用車總銷量比例達到23.28%。雖然相較於A級轎車30.98%的份額還有7.6個百分比的差距,但如果2018年兩個細分市場延續2017年態勢,A級轎車市場份額繼續下跌2個百分點,緊湊型SUV增長2個百分點,兩者差距就相差無幾了。緊湊型SUV市場占比有望在2020年前實現對A級轎車的超越。
從銷量和銷售環比統計可以看出,受到經銷商市場衝量和整車企業年底促銷的強力推動,緊湊型車的銷售環比會保持強勁的上揚勢頭,創出一年裡月銷量的最高峰值。但是2017年12月,整車企業和經銷商百般努力也未能撬起公眾的消費能量。銷量和銷售環比雙雙下行,不僅給去年標上了一個異常晦暗的休止符,也對今年的市場走勢發出了嚴峻的警訊。今年1月,銷量和銷售環比果然應勢而落。雖然有春節提前至1月份的因素,但是這依然昭示出緊湊型車的消費能量處于山重水復的低谷期。
2018年,我國乘用車產量為215.7萬輛,環比增長53.4%,同比增長1.5%;銷量為198萬輛,環比增長37.3%,同比增長4.1%;轎車銷售97.3萬輛,同比增長6.7%,環比增長42.6%,預計2019年乘用車銷量達到2489萬輛。具體來看,2018年3月國內緊湊型轎車銷量排名第一的車型為大眾朗逸,3月銷量為38914輛。緊湊型車市場分析,2018年3月緊湊型轎車銷量排名前十的依次為大眾朗逸、日產軒逸、豐田卡羅拉、大眾速騰、大眾寶來、大眾桑塔納、長安逸動、別克英朗、吉利帝豪、現代領動。
從市場現狀和局面可以看出,緊湊型車市場呈現群雄紛戰的複雜局面,12月的自主仍是較強,前2強被自主占領,部分自主年末收縮。哈佛H6的同比雖然下降但12月哈佛H6等優勢明顯,H6促銷後保持領軍車型。傳祺GS4等車型保持強勢增長,這也是1.5T占據的購置稅減半的促進。博越的銷量已經是前三水平。途觀在推出加長版後表現很強。本月突出的是長安CS75\吉利帝豪GS\遠景緊湊型車,都是增長較強的。
我國車市競爭一直十分激烈,緊湊型車依然是整個轎車市場的主力軍,把控著轎車市場60.9%。展望2019,在緊湊型車銷量總體增長的背景下上,預計細分市場表現將超出預期。以上便是緊湊型車市場分析所有內容了。
更多緊湊型車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緊湊型車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