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隨著ESG(環境、社會和治理)理念在全球資本市場的推廣與應用,礦產行業的ESG實踐能力已成為影響企業獲取國際市場准入資格、拓展融資渠道、降低融資成本的重要因素。我國作為全球最大的礦產資源生產國和消費國,礦產行業的ESG實踐不僅關係到企業的可持續發展,還直接影響到國家的能源資源安全。本文通過對我國礦產企業在披露、評級和投資等環節的ESG實踐現狀進行梳理,分析當前面臨的挑戰,並探索提升我國礦產ESG實踐能力和國際競爭力的有效路徑。
近年來,我國礦產企業的ESG信息披露率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礦產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數據顯示,2024年我國133家礦產上市公司的ESG信息披露率達72.18%,較2023年上漲10.35%,相比於十年前上漲53.97%。然而,儘管信息披露率有所提升,但與國際標準相比仍存在差距。目前,我國尚未出台強制性的ESG信息披露政策,而國際市場上的歐盟可持續發展報告準則(ESRS)、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公布的上市公司氣候信息披露規則提案、國際可持續準則理事會(ISSB)發布的首批兩份可持續信息披露準則(ISDS)等標準的相繼出台,對企業的ESG信息披露質量和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礦產市場情況分析提到從國際評級機構的覆蓋率來看,美國知名評級機構明晟(MSCI)的ESG評級是全球最具影響力的企業ESG表現評估體系之一。截至目前,我國133家礦產上市公司中,僅有54家被納入MSCI的ESG評級,覆蓋率為41%。其中,43家被評為行業落後級,占比約80%。這表明我國礦產企業在國際評級體系中的表現整體落後,反映出國際評級體系與我國ESG治理現狀的適配度較低。
我國礦產行業的ESG股權投資規模相對較小。數據顯示,我國133家礦產上市公司中,僅有6家公司的前十大股東中包含ESG相關投資基金,基金主題主要為新能源材料和新能源汽車,持有份額合計16.78億元,僅占133家礦產上市公司總市值的0.04%。此外,我國尚未發布與礦產行業相關的ESG指數產品,這與我國作為全球最大的礦產資源生產國和消費國的地位不相匹配。
(一)ESG成為關鍵礦產國際競爭的新手段
全球戰略性新興產業的蓬勃發展和能源綠色轉型賦予關鍵礦產重要的戰略意義,使其成為世界各國新一輪爭奪的焦點。主要發達經濟體通過系列戰略措施加緊爭奪關鍵礦產資源,保障本國供應安全。在此背景下,我國礦產企業「走出去」將面臨資源獲取難度加大、競爭對手數量擴充、市場准入門檻提高等一系列挑戰。強化自身ESG治理是應對日趨激烈的關鍵礦產國際競爭的必然選擇。
(二)國際評級機構指標難以適配國有礦產企業導致評級較低
以MSCI的評級體系為例,我國共有54家礦產上市公司被其納入,從評級結果看,43家礦產企業處於ESG評級落後區間,包括31家國有礦產企業。西方評級機構基於歐美企業運營規律構建的評級指標不適用於我國國有礦產企業,由於東西方文化背景和價值觀差異,導致國際主流評級體系在評價中國企業時有偏差。
(三)主流ESG信息披露指引執行層面仍需按行業細化
我國尚未建立系統的ESG或可持續金融相關課程,限制了ESG知識的傳播和人才培養。社會層面,ESG金融類證書處於初建階段,權威證書體系尚未建立,相關的培訓行為更多呈現自治性、市場化特點,政府參與較少。基於多家礦產上市公司調研發現,從事ESG工作的職員普遍缺少礦產領域的專業認知,需要深入理解礦產相關的專業知識。
(一)推出中國礦產企業ESG信息披露通用規則
推出適用於中國礦產企業ESG信息披露通用規則,為礦產企業提供操作方案和規則指引。通過系統梳理國際廣泛應用的礦產行業ESG信息披露標準,對標國內外知名評級機構ESG評級體系,初步形成礦產ESG信息披露指標框架,並充分融合礦產企業、評級機構、諮詢機構、基金公司的反饋意見進行修改完善。
(二)選擇部分國內優秀ESG評級機構重點扶持
國內ESG評級機構亟需與國內大型金融機構形成合力,強化本土化ESG評級的國際影響力。通過金融巨頭收購ESG評級機構或獨立研建ESG評級體系的方式,提升國內ESG評級機構的國際影響力。
(三)構建中國礦產ESG指數
通過構建中國礦產ESG指數,一方面可以吸引更多資金進入礦產領域,為投資者提供明確的參考指標;另一方面,有利於加強中國礦產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和影響力,吸引全球資本。
(四)梳理國內金融機構支持礦產綠色發展的金融工具
梳理支持礦產綠色發展的金融工具應用案例,並在國內有影響力的礦產平台上宣傳推廣,引導礦產企業有效運用ESG的融資規則和金融工具,為企業提升ESG治理水平提供融資渠道。
(五)整合礦產企業優秀ESG實踐案例,加強社會傳播
整合礦產企業的ESG優秀實踐案例,並通過媒體渠道進行廣泛傳播,為礦產同行提供成功經驗和學習資源,激發企業之間的良性競爭,促進更多企業積極提升ESG治理能力。
(六)設置礦產ESG專業學科,為礦產企業提供人才
設置礦產ESG專業學科對於培養適應新時代礦產發展需求的專業人才至關重要。通過為礦產企業輸送具備跨學科綜合能力的人才,礦產企業能夠更好地應對日益嚴格的ESG監管要求和市場競爭壓力。
總結
2025年,我國礦產行業在ESG實踐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但與國際標準相比仍存在差距。信息披露率逐年提升,但國際評級覆蓋率低且結果落後,股權投資規模小且缺乏指數產品。面對關鍵礦產國際競爭的新挑戰,我國礦產企業需要強化自身ESG治理,提升國際競爭力。通過推出信息披露通用規則、扶持優秀評級機構、構建ESG指數、梳理金融工具、整合優秀實踐案例和設置專業學科等措施,可以有效提升我國礦產行業的ESG實踐能力,推動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更多礦產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礦產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