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老年旅遊行業分析報告 >> 老年旅遊行業發展趨勢

老年旅遊行業發展趨勢

2018-03-16 09:55:45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T| T

    管老年遊客更愛國內游,但隨著出境游景點開始出現更多的中文服務以及眾多國家推出免簽及簽證便利舉措,不少身體狀況較好的老年遊客,開始漸漸傾向出國遊玩,那麼我國老年旅遊行業發展趨勢會是怎麼樣的呢?請聽筆者給您娓娓道來~    

 

  老年旅遊發展趨勢
  出境游將是銀髮族出遊重頭戲

  儘管老年遊客更愛國內游,但隨著出境游景點開始出現更多的中文服務以及眾多國家推出免簽及簽證便利舉措,不少身體狀況較好的老年遊客,開始漸漸傾向出國遊玩,2015年,老年游出境游同比增長217%,增速高於國內游(95%),老年遊客較為青睞的境外目的地國家有日本、韓國、泰國、法國、義大利、瑞士、德國、美國、俄羅斯、越南。從這一排行榜可以看出,老年遊客主要選擇飛行時長較短的周邊國家作為目的地,但也不排斥出境長線游,看更廣闊的世界。

  據專家預測,到2020年,中國60歲及65歲以上的人口比重分別為16.23%和11.30%,2030年為22.34%和15.21%,2040年為25%和20%。到2030年中國將進入「超老年型」社會。而到了2050年,60歲以上的人口總數將達到4億左右,占總人口的比重將超過25.2%,中國將成為高度老齡化的國家。

  而據資料顯示,在這個快速增長的老年市場中,我國已經有30%的老人先後進行了出遊。專家預言:在未來30年間,每年的老年旅遊者將保持7.3%的持續增長。伴隨著我國進入老齡化社會,老年人外出旅遊所占的比例會越來越大,根據以往經驗,其發展趨勢是以各種主題開展的老年休閒遊、療養游、紀念游、健身游、養生游等一些有老年特色的旅遊項目、旅遊線路。

  未來老年旅遊市場的四大發展趨勢
  1.老年市場有望成為未來分眾休閒市場的領頭軍

  20世紀中國的休閒產業經歷了一個休閒意識被認知到休閒快速增長的時期,大眾休閒是這個時期的典型特徵。

  老年群體作為未來休閒市場結構中重要組成部分,與年輕人有不同的出遊喜好一樣,不同年齡不同群體的老年人,對旅遊也有不同的需求,以分眾休閒的意識引導產品的規劃設計是必要的,即需要針對不同年齡不同群體的老年人群進行定位,細分旅遊群體,「量身訂製」旅遊產品,精心布置旅遊線路。

  2.老年養生療養的產品將成為未來老年旅遊消費的主流

  根據老年市場所體現出來的「慢旅遊」的特徵,度假屬性的休閒產品是老年市場的主導產品,在老年市場對養生、保健、養老等旅遊需求的刺激下,度假住宅、康體療養兩大產品有望成為未來老年旅遊的主流。兩大產品的設計對氣候的適宜性和綜合配套服務比較敏感,所以氣候適宜、環境良好的近程區域最具有潛力,能成為養老住宅和康體療養度假產品開發的熱點區域。

  3.候鳥型養老將成為一種潮流

  據中國老年科研中心調查,目前我國城市空巢家庭已達49.7%,農村空巢和類空巢家庭達48.9%。而北京、上海老年人家庭「空巢」比例分別達到34%和36.8%。

  空閒時間的增多、空巢家庭的增大、可支配資金的自由,讓越來越多的老年人從家中走了出來,像「候鳥」一樣四處度假旅遊「候鳥式」養老旅遊成為老年人的時尚。

  有專家認為:在未來5年-10年內,候鳥型養老將成為一種潮流。

  4.老年休閒度假市場的聯動消費現象顯現

  雖然老年旅遊產品的購買者都是老年人本身,但是為表愛心,在周末、黃金周等空閒時間探視老人、與老人一起在休閒度假地休閒旅遊成為眾多家庭的選擇,由此在旅遊度假地引發一種老人度假,牽動子女被動消費的消費鏈現象。

  中國的旅遊業因為有改革開放30年發展的基礎,又由於旅遊是深深植根於民眾之中的需求。所以風雨過後,中國旅遊業必將迎來發展的拐點,實現新一輪質的飛躍,以上便是筆者對老年旅遊行業發展趨勢作出的詳細介紹了~

更多老年旅遊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老年旅遊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老年旅遊熱門推薦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