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茶的種類十分繁多,各有各的特色和優點,中國是茶葉的發源地,是最早發現和利用茶樹的國家,市場前五大綠茶品牌是蕭氏、論道、天福、綠健、更香,以下是綠茶行業分析。
全世界茶葉平均單產超過65公斤,中國平均單產只有50公斤,而且茶葉均價不過每公斤1美元左右。儘管世界茶葉產品結構近20年來發生了顯著變化,綠茶由原來占市場90%份額下降到75%,綠茶及特種茶則由原來占市場份額的10%上升到25%。
綠茶我國被譽為「國飲」。因為綠茶是不發酵茶,由於其特性決定了它較多的保留了鮮葉內的天然物質。其中茶多酚、咖啡鹼保留了鮮葉的85%以上,葉綠素保留50%左右,維生素損失也較少,從而形成了綠茶「清湯綠葉,滋味收斂性強」的特點。綠茶行業分析指出,綠茶對防衰老、防癌、抗癌、殺菌、消炎等均有特殊效果,為發酵類茶等所不及。
從我國綠茶2019年的產量變化情況來看,整體保持逐年增長的態勢,2017年我國茶葉產量達到241.0萬噸,2018的產量在255.7萬噸左右,2000-2019年我國茶葉產量年均複合增長率達到8.0%。
從我國綠茶2019年的出口變化情況來看,我國茶葉出口數量近年來波動較小,整體保持在30-33萬噸之間。2019年截至12月,我國茶葉的出口量達到32.28萬噸,較上年同期增長8.25%。
西部地區(雲南、四川等地)是我國最主要的綠茶生產省份,西部地區的綠茶產量占中國綠茶產量的40%以上。東部地區(安徽、福建、浙江)的綠茶產量也較多,占全國產量的25%。2019年我國雲南的綠茶產量排名全國第一,產量達到27.57萬噸。排名緊跟第二的是四川省,產量達到24.93萬噸;湖北省的綠茶產量為23.54萬噸,排名第三。
綠茶行業分析指出,根據國家統計局制定的《國民經濟行業分類與代碼》,我國把精製茶加工歸入酒、飲料和精製茶製造業(國統局代碼15),其統計4級碼為1530;把茶葉批發歸入批發業(國統局代碼51)中的酒、飲料及茶葉批發,其統計4級碼為5127;把茶葉零售歸入零售業(國統局代碼52)中的食品、飲料及菸草製品專門零售(522),其統計4級碼為5226。
目前,我國茶葉出口達120餘個國家和地區,出口的品種不斷增多,出口茶葉的70%是綠茶,尤其以珠茶、眉茶等中低檔茶為主。出口綠茶產品多為原料性和大宗散裝茶,技術含量低、附加值不高。今後將著力培育出口行業的龍頭企業和知名品牌,增強企業的自主研發能力,以上便是綠茶行業分析所有內容了。
更多綠茶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綠茶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