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茶是我國眾多茶葉的一種分類,是當今非常受年輕人歡迎的。我國對綠茶的發展非常重視,雲南、四川、福建、安徽等地也是綠茶重要產地,每年的產量也是一年比一年好,截止2021年全國綠茶產量達到184.27萬噸,比去年增長了3.94%,這要是一個非常可觀的數據。市面上的綠茶也分為很多種,筆者最愛喝的浙江綠茶。下面就跟隨筆者來看下綠茶行業分析。了解一下綠茶常見品種有哪些?
綠茶是我國茶葉中最主要的茶類,綠茶行業不斷發展,種植面積不斷擴大,產量不斷增加。綠茶行業分析指出,2014-2021年我國新發展茶園大面積投產,加上大多數新發展的茶園已經開始進入豐產期,我國綠茶生產總量一直呈增長趨勢。2021年我國綠茶產量達184.27萬噸,同比增長3.94%,其產量占到了我國茶葉總產量的61.7%。
在區域方面,西部地區(雲南、四川等地)是我國最主要的綠茶生產省份,西部地區的綠茶產量占我國綠茶產量的40%以上。東部地區(安徽、福建、浙江)的綠茶產量也較多,占全國產量的25%。2021年我國雲南的綠茶產量排名全國第一,產量達到27.57萬噸。排名緊跟第二的是四川省,產量達到24.93萬噸;湖北省的綠茶產量為23.54萬噸,排名第三。
在出口方面,我國綠茶主要出口至摩洛哥、烏茲別克斯坦等地區,整體較為分散。2021年我國綠茶出口至摩洛哥6.7萬噸,占比達22.84%,出口額為19813.9萬美元,占比為15.18%;出口至烏茲別克斯坦2.3萬噸,占比為7.84%,出口額為3993.9萬美元,占比為3.06%。
在企業方面,2016-2021年我國新註冊茶葉相關企業呈逐年增長趨勢,我國新註冊茶葉相關企業從2016年的14.73萬家增長至2021年的32.6萬家,同比增長4.99%。2021年,我國新註冊茶葉相關企業在業/存續的茶企有31.36萬家,比上年增加4.14萬家,同比增長15.21%。
目前,我國茶企數量多而分散,整體規模較小,達到一定規模並擁有種植、加工、銷售全產業鏈的品牌企業較少。隨著國內消費水平提高,消費者對茶葉品質日益重視,眾多消費者已經由購買非品牌茶葉逐步轉向購買品牌茶葉。
根據國家標準《茶葉分類》(GB/T30766-2014),以加工工藝、產品特性為主,結合茶樹品種、鮮葉原料、生產地域進行分類,茶葉可分為綠茶、白茶、黃茶、烏龍茶、紅茶、黑茶及再加工茶。
常見綠茶品種有:浙江綠茶,如龍井茶、雀舌茶、開化龍頂、安吉白茶、莫干黃芽等;安徽綠茶,如黃山毛峰、太平猴魁、六安瓜片、舒城蘭花、桐城小花等;江西綠茶,如廬山雲霧、婺源茗眉、狗牯腦茶等。
在六大茶類中,綠茶的品種最為豐富,產地也很廣,遍及東南西北十幾個省份。綠茶行業分析指出,其中以浙江、安徽與江西三省的產量最高、質量最優,是我國綠茶生產的主要基地。
浙江綠茶有幾十個品種,常見的包括龍井茶、雀舌茶、開化龍頂、安吉白茶、莫干黃芽、武陽春雨、惠明茶、松陽銀猴、蘭溪毛峰、徑山茶、平水珠茶、顧渚紫筍、江山綠牡丹、雪水雲綠、臨海蟠毫、普陀佛茶、雁盪毛峰等。
江西在歷史上已是著名的產茶區,廬山雲霧、婺源茗眉、狗牯腦茶、井岡銀針、上饒白眉等都是常見綠茶,其他的還有得雨活茶、林生婺綠、曉起毛尖、梅嶺毛尖、浮瑤仙芝、小布岩等也是較有名的綠茶。
現在,我國傳統茶類銷售格局基本穩定。在銷售方式上,天貓、京東等平台電商的銷售量額大增,銷售份額持續擴大。由於疫情使人們更注重健康,因此飲茶人口數量與消費需求量持續增多,而且在可預期的未來將進一步擴大。
好了,以上就是小編對綠茶行業分析和綠茶常見品種有哪些的大致介紹了,如下了解更多行業資訊可點擊中國報告大廳進行查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