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居民收入日益增長,女性對於美的追求和消費意願也明顯增加。 2016 年我國美容行業規模約3000億的規模,年複合增速約 7.7%。以下是對美容行業發展趨勢的分析。
我國居民收入水平也快速提高,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至2017年的 36396元,CAGR為 8.9%,農村人均純收入從6977元增長至13432元,CAGR為11.5%。個人經濟改善帶動消費水平升級,加強了人們對美的追求,預計未來幾年美容行業將保持 7%-8%的增速持續增長。
美容行業三大發展趨勢:趨勢一,從業者需求轉變,從追求物質財富轉為追求精神財富,隨著90後從業者逐步進入美容行業,行業整體學歷水平得到大幅提升,從業者也從單純追求薪資開始向精神財富更深層次的需求轉變。未來1至2年內,作為依靠技能服務的「手藝」行業,美容企業的發展離不開人才,如何做到人才儲備、避免人才流失將成為企業經營者的工作重點。
趨勢二,綜合性門店、社區型門店將迎來增長,在市場競爭加劇,經營成本壓力日趨加大的環境下,越來越多的成熟企業通過兼併、合作的形式來拓展自身服務內容及經營面積,從單一品類業務轉向綜合性服務企業。同時,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推進以及90後、00後逐漸成為市場消費主體,年輕消費者所推崇的平價、快速、便捷消費理念將推動50-100平米左右的社區型優質門店發展。這兩種不同形式、不同規模的企業門店未來將迎來快速增長。
趨勢三,多元化跨界品類經營成為新的發力點,近年來,市場增長速度趨於穩定,國家經濟形勢呈現新常態,為了增加營業收入,進一步拓展客戶價值,美容行業在傳統經營品類及範圍內,湧現了部分開展多元化、跨界經營的嘗試者。從理論上看,多元化跨界經營、品類延伸是對現有企業品牌資源的深度開發和利用,被視為企業做大規模獲取最大利潤戰略之一。
生活美容和醫療美容分別滿足不同消費者需求矩陣。美容大類一般可以分為兩種:生活美容是指運用化妝品、保健品等非侵入性的美容護理,而醫療美容是指運用手術、藥物等進行人體修復與重塑。生活美容更加強調日常的便利性,因此注重渠道的廣泛分布,醫美更加強調和針對功能,對品牌和醫師的專業程度更加重視,兩者基於不同體驗屬性從而滿足差異化消費矩陣。 目前我國仍以生活美容消費為主,生活美容/醫療美容占比為60%/40%。以上便是對美容行業發展趨勢的分析講解。
更多美容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美容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