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對我國釀酒行業市場現狀分析,2014年9月,釀酒行業市場全線遇冷。即將進入產銷旺季的白酒行業遭遇當頭一棒,旺季即將結束的啤酒行業全線收縮,葡萄酒行業雖有回升卻遭遇盈利瓶頸。2015年我國釀酒行業市場現狀分析情況如下:
釀酒行業主要經濟指標增長走勢全面下行。2014年前9個月,全國輕工全行業累計完成主營業務收入同比增長9.3%,累計增幅比前8個月降低0.35個百分點。其中釀酒行業同比增長5.2%,累計增幅比前8個月降低1.32個百分點。釀酒行業占輕工全行業比重為3.96%,比前8個月降低0.05個百分點。全國輕工全行業累計完成利潤總額同比增長8.2%,累計增長幅度比前8個月降低1.39個百分點。其中釀酒行業同比降低9.4%,累計降低幅度比前8 個月加大3.28個百分點。釀酒行業占輕工全行業比重為7.64%,比前8個月降低0.13個百分點。
與前8個月相比,雖然整個輕工行業前9個月主營業務收入累計增速出現放緩跡象,但釀酒行業減緩更明顯,累計增長速度繼續被遏制在輕工各行業下游水平,也使前幾個月持續出現的釀酒行業主營業務收入增速徘徊式提升的走勢,隨9月份單月同比下降而遭遇阻力,累計增長速度回落。
前9個月,全國釀酒行業主營業務收入同比增長5.2%,其中,白酒行業增長4.8%,啤酒行業增長5%,黃酒行業增長3.1%,葡萄酒行業增長2.6%,其他酒行業增長19%,酒精行業增長6.6%。在前9個月釀酒行業主營業務收入中,白酒行業占57.5%,啤酒行業占24%,酒精行業占9.1%,葡萄酒行業占4.6%,其他酒行業占2.9%,黃酒行業占1.78%。
釀酒行業市場調查分析報告顯示,從前8個月增長走勢對比看,釀酒行業主營業務收入的增長,尚不能緩解行業利潤總額下滑的窘境,而9月份銷售形勢出現遇冷跡象,更使利潤走勢雪上加霜。與前 8個月相比,前9個月輕工全行業利潤總額累計增速出現回落,其中釀酒行業利潤總額累計降低幅度更是明顯加劇,並成為拉低輕工全行業利潤總體增長速度的重要因素。就釀酒行業本身而言,9月份一個月的時間能將行業利潤總額累計降低幅度加劇3.28個百分點,說明白酒行業9月份單月利潤同比下跌顯著。
前9個月,全國釀酒行業利潤總額同比降低9.4%,其中,白酒行業降低15.1%,啤酒行業增長7.2%,黃酒行業降低1%,葡萄酒行業增長0.03%,其他酒行業同比增長38.8%,酒精行業同比增長10.6%。在前9個月釀酒行業利潤總額中,白酒行業占70.8%,啤酒行業占17.6%,葡萄酒行業占 4.1%,酒精行業占3.4%,其他酒行業占2.5%,黃酒行業占1.6%。
即將進入產銷旺季的白酒行業,9月份已經處於起跑階段,然而全行業卻遭遇了當頭一棒,主營業務收入累計同比增幅由前8個月的6.1%回落到前9個月的 4.8%,利潤總額累計同比降低幅度由前8個月的11.7%加大到前9個月的15.1%,進入旺季增長節奏後,以往淡季幾個月銷售增幅低緩提升、利潤降低幅度輕微減緩的走勢,終於未能得以延續。
由於以往幾個月白酒行業的淡季行為並不是全行業生產及市場行為的真實體現,行業增長走勢的局限性、隨機性、偶然性色彩濃厚。而當該行業全面進入產銷旺季後,一個更為客觀的白酒行業秩序瞬間得以體現,全行業的真實局面就會隨之顯露。
目前,行業發展的大環境並未出現起碼的鬆動,白酒行業非但沒有看到復甦的希望,反而由於市場競爭的白熱化變得更加艱難,不僅以往暴利支撐高增長的模式被徹底壓制在回憶中,微利經營、負債經營,甚至虧本經營,也正在成為全行業無奈的選擇。失去強大利潤空間的支撐,一旦銷售局面降溫,利潤走勢的雪上加霜無疑是自然而然的結果。
9月份基本宣告啤酒行業產銷旺季的結束,該行業全年業績也進入蓋棺定論的節奏。2013年,啤酒行業出現近年罕見的經濟效益增長高潮,2014年伊始仍延續這樣的走勢,然而進入二季度產銷旺季以後,這股高潮持續降溫,至今呈現出明顯的高開低走之增長局面,全行業主營業務收入累計同比增幅由前6個月 12.2%下降到前7個月的8.1%,進而下降到前8個月的6.7%,前9個月則繼續回落到5%;利潤總額累計同比增幅由前6個月的10.4%下降到前7 個月的8.1%,雖然前8個月又上升到11.8%,但前9個月又回落到7.2%。也就是說9月份的啤酒行業,無論是銷售還是利潤,單月同比下降均比較明顯。
啤酒行業2014年以來增長後勁越發不足,首先應該考慮到去年實現的高增長,是在以前全行業持續多年低迷增長的基礎上實現的,具有增長走勢低谷後反彈的色彩,同時,由於行業高端在全行業規模比重及作用力度的加大,帶動起全行業整體指標的較高增長。然而這股增長高潮過後,啤酒行業較為簡單的產品結構,終歸難以創造出再大的利潤增長空間,缺少雄厚的利益增長基礎,偶爾出現的高增長得不到可持續的增長保證,很快便容易出現高回落的局面。
其次,國內啤酒市場幾近飽和,而境外市場又難有作為,不斷加劇的國內市場競爭程度,受制於國內低端市場根深蒂固的消費格局,特別是龐大的行業低端所拖累,全行業市場格局難以改觀,增利空間也難有提升。
而啤酒行業內部兩級分化矛盾依然尖銳,前9個月虧損企業比重仍超過四分之一,龐大的虧損額拖了全行業的後腿,在全行業範圍抵消了相當份額的利潤。此外,今年以來國外啤酒對中國市場加大投放力度,極大地擠占了國內高端啤酒的市場空間,使國內高端企業的高端產品遭遇市場阻力,全行業產品檔次總體提升速度遭到遏制,直接限制了全行業利潤空間的提升。
從釀酒行業全行業角度講,啤酒行業經濟效益增長得不到較為穩定的保證,不僅難以彌補白酒行業所喪失的釀酒行業整體利潤提升空間,也使啤酒行業在未來相當長的時期內,不太可能成為釀酒行業新的利潤增長點。
葡萄酒行業剛剛萌生的復甦跡象,同樣在9月份該行業產銷旺季來臨之際遭遇逆勢。葡萄酒行業主營業務收入累計同比增幅由前7個月的1.8%加大到前8個月的 5%,而前9個月又回落到2.6%;利潤總額由前7個月同比降低2.5%扭轉為前8個月同比增長2.4%後,前9個月降為幾乎零增長,9月份單月同比增幅均呈現同比降低態勢。從前9個月總體走勢看,葡萄酒行業所謂的復甦跡象,不過是遏制住進一步下滑的走勢,要想產生較為明顯的上升勢頭,難度相當大。
然而即使目前這樣的局面,主要還是依賴於一些非行業優勢省份經濟指標顯著增長的拉動,這樣強勁的增長優勢,目前卻還普遍難體現為市場優勢。而在行業傳統優勢省份中,山東葡萄酒行業前9個月主營業務收入占全國比重為57.7%,累計同比增幅由於前8個月的0.1%下滑到累計同比降低2%;利潤總額占全國比重為72.2%,累計同比降低幅度由前8個月的1.8%加大到6.1%,不僅9月份單月銷售出現下滑,利潤頹勢加劇也較為明顯。另外,作為葡萄酒行業傳統優勢省份的河北,前9個月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總額分別保持著19.3%和96.3%的同比下降;天津葡萄酒行業主營業務收入同比降低12%,特別是仍保持著接近4000萬元的虧損額。上述三個省份與全國葡萄酒行業的整體走勢相比,頹勢都是顯而易見的,充分說明了目前葡萄酒行業高端的處境最為艱難。表面上看,全國葡萄酒行業目前暫且遏制住進一步下滑的走勢,但整個行業未必就會由此走出困境,至少說行業高端省份目前仍在困境中掙扎。更多釀酒行業現狀分析信息請查閱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5-2020年中國釀酒行業市場發展現狀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
至於處境相對寬鬆的其他一些省份,其普遍保持的強勁增長勢頭除了抬高全國葡萄酒行業的整體增長指標外,對國內葡萄酒行業,特別是國內葡萄酒市場究竟能帶來多大的正能量,只能是進一步觀望。
下一步,葡萄酒行業的發展環境並沒有呈現出比較有利的前景,雖然目前國外葡萄酒進口規模出現總體下降態勢,但這主要源自於傳統進口大國法國對華出口量的銳減。隨著更多新興葡萄酒主產國對華葡萄酒貿易的後來居上,特別是以最近中國對澳大利亞葡萄酒零關稅生效為開端,國外中低檔葡萄酒必將來勢更猛,這對於一向把側重點放在中低端市場競爭的國內葡萄酒企業,也必將經受更大的考驗。因此,國內葡萄酒行業前景上沒有絲毫樂觀的資本。
黃酒行業今年持續下滑的走勢還在繼續,但行業利潤的下滑勢頭暫且得到一些遏制。前9個月,黃酒行業主營業務收入累計同比增幅由前8個月的7.4%回落到 3.1%;利潤總額累計同比降低幅度由前8個月的4.5%減緩到1%。這個局面的形成,主要由於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總額分別占全國31.4%和29.2% 的浙江黃酒行業,前9個月主營業務收入累計同比降低幅度由前8個月的8%減緩到7.8%,利潤總額累計同比降低幅度由前8個月的30%減緩到22.1%。也就是說,9月份全國黃酒行業主營業務收入單月同比下降,而利潤總額卻單月同比有所增長,浙江黃酒行業的局面與全國相似。
然而單從前9個月增長走勢,浙江黃酒行業與全國整體水相比均處於明顯頹勢,全國黃酒行業目前保持的增長走勢,更加依賴於近年來風生水起的其他非傳統省份的作為。然而原本市場局限性顯著的黃酒行業,在目前的市場逆境中,增長空間更加狹窄本在預料之中,全行業區域間指標增長方面的東方不亮西方亮,同樣需要顯示出市場方面的改朝換代,否則這個行業即使成不了一潭死水,也註定會成為一潭渾水。
但不管怎麼說,以浙江黃酒行業為例,作為產銷旺季的序幕階段,9月份在單月銷售同比下滑的同時,利潤頹勢得以初步緩解,暗示著其利益回報得到一些提升,畢竟讓行業內外對未來充滿一絲希望。同時,黃酒行業總體規模較弱,增長起點偏低,如果能夠有所作為,不管是浙江黃酒行業還是全國黃酒行業,就此出現增長復甦也相對容易。
從生產的角度看,9月份白酒行業理論上處於全線激活狀態。前9個月,白酒行業累計產量同比增幅由前8個月的6.7%下降到5.5%,9月份單月產量仍同比增長0.9%。對比前幾個月產量增長走勢,白酒行業生產呈現淡季不淡、旺季不旺的局面,主要在於此前白酒行業一些大企業進入新增產能集中投放階段,而行業原有產能處於例行的季節性停滯,新增產能對行業整體產量的提升作用加大。而產銷旺季伊始,原有產能開始投入運轉,新增產生的作用開始被稀釋。
同時,由於白酒行業下游企業的持續低迷波及到上游企業,一些傳統的原酒生產大企業紛紛減產、停產,甚至進入拍賣程序,由此所削減的產能在全行業抵消了一部分新增產能,全行業總體生產規模的增長速度受到一定的遏制。
9月份,啤酒行業產銷旺季進入尾聲,全行業收縮戰線是行業規律所然,特別是寄希望於旺季「一錘子買賣」的大批行業中低端企業,全年的生產經營活動在這個時候普遍見好就收。由於國內啤酒市場總體處於飽和狀態,即使行業高端有可能繼續加大各自的生產及市場行為,全行業總體產量規模的提升空間也越發有限,而在局部地區,啤酒行業產能過剩的矛盾早已凸顯,而市場需求卻相對穩定,這些都成為從一些區域到全國範圍內,啤酒行業產量增長徘徊不前,甚至出現階段性下滑的重要因素。9月份,啤酒行業出現較為明顯的單月產量同比下降,直接導致累計產量同比增幅由前7個月的5.4%拉低到前8個月的3.7%後,前9個月進而回落到1.7%,總體增長趨於停滯。
反觀一向低迷的葡萄酒行業,近來卻迎來一個強力起勢的增長周期,在8月份創下單月產量14%同比增長的基礎上,9月份單月產量同比增幅更是達到27.8%,使累計產量由前8個月同比增長0.2%提升到前9個月的3.4%。
葡萄酒產量出現階段性上揚,首先應考慮到以往產量增長走勢持續下滑後所出現的觸底反彈;二是出於對葡萄酒市場金秋銷售旺季的預期,全行業所採取的一些積極作為;三是包括釀酒葡萄在內,今年國內水果作物普遍取得大豐收,原料供應充足且價格回落,對葡萄酒生產起到刺激作用。其中,山東葡萄酒行業前9個月產量累計同比增長2.5%,比前8個月提升0.2個百分點。然而產量的階段性上揚最終能產生多大的實際效果,卻是一個略顯尷尬的話題。
以山東為例,前9個月占全國葡萄酒行業產量比重為34.6%,占主營業務收入比重為57.7%,占利潤總額比重為72.2%,所代表的無疑是全國葡萄酒行業的最高端。前9個月,山東葡萄酒行業累計產量同比增長2.5%,累計主營業務收入同比降低2%,累計利潤同比降低6.1%,雖然產銷增長差距不是太大,卻呈現出銷低於產、利低於銷的增長對比「倒階梯」,與上述三項占全國比重的「正階梯」對比完全相反,最終使盈利效果成為最大短板。
接下來,當澳大利亞、阿根廷等新興葡萄酒大國的中低檔產品在中國市場形成氣候之時,國內真正意義上的葡萄酒產業是否遭遇更強烈的重創?國內真正意義上的葡萄酒產品是否越做越賠?前景實在難以樂觀。
更多釀酒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釀酒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