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參自古譽為「百草之王」「滋陰補生, 扶正固本」之極品,能夠補元氣,復脈固脫,補脾益肺, 生津, 安神等,經濟價值極高。但由於其極高的經濟價值以及食用和藥用售賣限制促使市場上誕生了一大批的假人參。通過山寨鑑定機構開具虛假鑑定證書,把園參寫成野山參,或者提高野山參等級以謀取高額利潤早已是參茸行業的頑疾。業內人士呼籲,加強監管,統一標準。2017年人參行業概況及現狀分析如下:
日前,知名職業打假人紀萬昌公開稱,參茸行業龍頭企業遼寧龍寶參茸涉嫌勾結山寨質檢機構偽造國家認證標誌,欺騙消費者。
紀萬昌介紹,2016年8月4日,他在南京金鷹國際購物中心購買了上海雷允上飲片廠出品的誦芬牌野山參,花費432000元。雷允上飲片廠提供的野山參鑑定證書由亞創聯中國參茸專家委員會鑑定中心出具,鑑定為特等野山參。「我想查詢野山參是否為真,就撥打了鑑定證書上的電話,結果被告知是一家北京會展中心的電話,隨後又發現公司地址也不對。」
亞創聯中國參茸專家委員會鑑定中心官網介紹,其中國參茸專家委員會是依法設置的專業對人參質量監督鑑定機構,屬非營利社會公益性的鑑定機構,但紀萬昌在民政部網站社會機構查詢系統中沒有查到「亞創聯」甚至類似名稱的機構。
「亞創聯就是一家沒有檢驗資質的機構,我買的這支野山參到底是什麼等級,甚至是不是野山參都無從得知。」紀萬昌說。
據調查發現,事實上,通過山寨鑑定機構開具虛假鑑定證書,把園參寫成野山參,或者提高野山參等級以謀取高額利潤早已是參茸行業的頑疾。
人參造假手段分析
1、找山寨機構出具鑑定證書
新京報記者在淘寶上搜索發現,有不少商戶售賣的人參其鑑定機構無資質,而這些山寨鑑定機構往往都有官網給消費者做所謂的鑑別編號查詢。如御參坊旗艦店標價280元的野山參禮盒,其展示的檢驗報告由中國參茸研究院質量監督檢驗中心開具,然而記者並未在國家正規網站上查到這家鑑定機構。
「人參市場確實存在山寨檢測機構。」武倫鵬稱,他們曾發現在百度上搜索「國家參茸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就出現5個山寨網頁,與他們官網的地址、內容布局等相似度非常高,為此多次向百度舉報,目前仍能搜索到一家,與正規官網網址僅一個字母之差。
2、人參證書網上1元可買到
更有甚者,網上還有人參鑑定證書售賣。新京報記者搜索發現,1元一張即可買到「吉林參茸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開具的鑑定證書。央視《每周質量報告》就曾通過暗訪揭露過吉林「野山參」瘋狂造假的現狀。10元/支的園參,只需花幾十元獲得野山參的假身份,即可賣到幾百元甚至更高價格。
提醒:目前獲准CNAS資質認定的參茸鑑定機構僅有兩家:國家參茸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和農業部參茸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
武倫鵬說,早在2009年,吉林多部門聯手整頓人參市場,特別是檢測機構,重點清查用移山參、園參冒充野山參或人工製造野山參,以及用硫磺熏蒸人參、用紅糖煮製假紅參和偽造人參質檢報告、假冒知名商標等行為。此後還採用了推廣「人參鑑定管理系統軟體」、定期公布人參鑑定機構名單等方式,但人參市場的造假「頑疾」難治。
「主要是監管不到位,人參食藥同源,涉及多個政府部門,各有各的標準,特別是在下面的市、縣,更容易出現監管的真空或交叉重疊。」對於上述現象,北京中醫藥大學衛生法講師鄧勇指出,農業部、國家食藥監總局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等都有人參的相關監管標準,監管速度永遠趕不上造假速度,國家應及時公布有資質的鑑定機構名單。人參行業組織也應發揮行業自律的作用,把濫竽充數、坑蒙拐騙的企業、鑑定機構清理出行業,媒體則需要發揮輿論監督的作用。
人參是聞名遐邇的「東北三寶」之一,與瓊珍靈芝,東阿阿膠並稱為中藥國寶。目前人參行業還存在著諸多的困境,造假風波或許只是其一,因此廣大消費者一定要提供認知,避免上當受騙。與此同時,政府也要加強監管,打擊投機倒把,促進行業健康發展。更多人參產品信息可查閱2016-2021年中國人參產品行業市場需求與投資諮詢報告。
更多人參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人參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