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石材行業分析報告 >> 2014年我國石材行業政策環境分析

2014年我國石材行業政策環境分析

2014-12-10 16:09:12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T| T

  中國石材發展仍需政策扶持,「只有中國石材品牌的形象從整體上提升了,能夠滿足我們消費者的虛榮心,讓他們願意用相對高價格來購買中國石材,這樣我們才有更多的利潤,從而更忠實於中國石材」,有外商如是說。下面是對我國石材行業政策環境分析

  產業發展要緊貼國家政策,中央提出的「一帶一路」發展戰略對石材行業的影響,中國石材協會會長鄒傳勝認為,「一帶一路」發展戰略已獲國內外廣泛認可,其效應正在擴散並持續發酵,基於「一帶一路」戰略的大量基礎設施建設將隨之啟動,給南安石材業帶來巨大發展機遇。

  南安市東星石材有限公司副總裁蔡小郭說:「我們在出口這條路上走了很多年,為了更好對接東南亞、中東甚至非洲市場,我們在泰國、土耳其等地收購礦山,並在杜拜開設展覽館和工廠。國家『一帶一路』發展戰略,給南安石材企業帶來了新商機。」

  經過20多年發展,南安已成為國內規模最大、種類最齊全並輻射全球的世界級石材生產交易中心,被列為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專業示範基地。南安石材進口、出口額分別占全國總量的60%和55%。更多石材行業政策可查閱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4-2018年石材行業十二五市場運行分析報告》。

  近年來,南安石材企業在開拓國外市場上下足功夫。如溪石、英良、新東源等企業收購或控股國外礦山;鵬翔等成功應對歐盟對中國人造石反傾銷調查;鵬翔、英良、環球等組團參加土耳其伊茲密爾石材展、義大利維羅納國際石材展等;新東源、奧力等在土耳其創建全球首個石材圖書館,著力在大理石出口大國打造行業影響力。

  南安石材不但「走出去」,更有「引進來」。本屆石博會為進一步凸顯「國際石材之都」主題,首次在核心展區專門設立以國家組團形式展覽的國際展區,設置土耳其、伊朗、印度、埃及、義大利、希臘等全球知名石材礦產國的專屬展區,對接「一帶一路」戰略構想。

  「我看好『一帶一路』戰略下兩國石材業的發展與合作前景。」前來參會的伊朗石材巨頭阿斯和丁集團董事長、伊朗石材企業協會會長沙菲爾表示,近三年來,伊朗對中國的石材原料出口翻了一倍,其中有一半賣到南安,同時,大量石材成品輸入伊朗。明年,伊朗石材企業協會將在南安水頭設立辦事處,更方便對接兩國的石材產業與市場。

  南安市石材工業協會會長王清安說,當前,南安石材業正處於轉型升級的重要關口,在房地產行業呈現低迷態勢等大背景下,大量產能急需化解與轉移,「在『一帶一路』戰略構想下,數十萬億元的投資將給南安石材業形成巨大機遇,必須提早準備,抓住這個機遇」。

  延伸閱讀:

  「一帶一路」是指「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簡稱。

  「一帶一路」貫穿歐亞大陸,東邊連接亞太經濟圈,西邊進入歐洲經濟圈。無論是發展經濟、改善民生,還是應對危機、加快調整,許多沿線國家同我國有著共同利益。歷史上,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就是我國同中亞、東南亞、南亞、西亞、東非、歐洲經貿和文化交流的大通道,「一帶一路」是對古絲綢之路的傳承和提升,獲得了廣泛認同。

  它將充分依靠中國與有關國家既有的雙多邊機制,藉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區域合作平台。「一帶一路」的建設不僅不會與上海合作組織、歐亞經濟聯盟、中國—東協(10+1)等既有合作機制產生重疊或競爭,還會為這些機制注入新的內涵和活力。

  「一帶一路」打破原有點狀、塊狀的區域發展模式。無論是早期的經濟特區、還是去年成立的自貿區,都是以單一區域為發展突破口。「一帶一路」徹底改變之前點狀、塊狀的發展格局,橫向看,貫穿中國東部、中部和西部,縱向看,連接主要沿海港口城市,並且不斷向中亞、東協延伸。這將改變中國區域發展版圖,更多強調省區之間的互聯互通,產業承接與轉移,有利於我國加快我國經濟轉型升級。

更多石材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石材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