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石材行業分析報告 >> 2017年石材產業布局分析

2017年石材產業布局分析

2017-05-04 16:04:46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T| T

  我國石材工業的發展速度之快令世人驚訝,出口貿易量增加。雖然起步較晚,但在改革開放之後經過近30年的發展歷程中,石材業也已逐步成為了我國建材行業的支柱產業。在石材的需求量和消費量日益增長的市場上,我國石材行業必須抓住機遇,深化改革,跨越發展,堅定不移地走新型工業化的道路。以下對2017年石材產業布局分析。

  目前,我國石材業是南強北弱,東強西弱。現我國經濟發展的大局已經展開了由南向北,由東向西的布局,環渤海經濟區的開發、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振興、西部大開發、中部的崛起。中西部豐富的石材資源,相對廉價的勞動力資源,廣闊的石材消費市場已經使不少的石材企業轉移到天津,瀋陽、長春,西部等等。

2017年石材產業布局分析

  國內石材行業的發展任重道遠,其核心與其加工工藝與製造機械密切相關。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材生產國,石材的產量幾乎涵蓋了世界總產量的一半,但在如此令人驕傲及自豪的光鮮外表下,路沿石石材機械行業的發展卻不容樂觀。石材機械企業除了明確自身的責任和壓力外,還要以「環保」、「優質」、「高效」、「節能」為最終的發展目標,通過科學的創新及引進新的技術來提高產品的出材率,最終實現整個行業水平的全面提高。

  據2017-2022年中國裝飾石材行業發展前景分析及發展策略研究報告了解,我國現有石材廠企業多,同行之間的競爭顯得十分嚴峻和激烈。隨著經濟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們對居住和工作場地的要求也在不斷上升。如今的人們越來越重視著人與自然、人與環境的和諧發展,對於石材業來說,產品質量的優劣以及對環保方面的影響直接關係著其發展的趨勢,加之國內石材行業在資本、技術、人力、資源等方面的集中度還不夠高,這就要求石材行業不能僅僅局限於傳統的生產銷售模式,更需要在不斷創新發展的同時,提高自身品牌的價格升值空間。

  隨著北京、上海等大型城市石材產業的逐步退出,整個華北、華東的石材產業將重新布局。洋口港石材產業園以獨特的地理位置、自身優勢為基礎,輔以現代化的園區規劃、先進的管理服務理念以及清晰的長遠規劃,洋口港經濟開發區正著手打造成為華東地區綠色、智慧的石材全產業鏈基地。

  據了解,全國現有的石材基地主要分布在四大地區,分別是廣東雲浮、福建水頭、山東萊州、四川雅安。儘管長三角地區每年的石材消費量占全國總量的47%,可這裡卻沒有真正意義上的石材生產基地,有的只是單純的石材市場。另外,目前中國每年出口到歐洲的石材僅占到整個歐洲石材市場的2.63%,出口量相當小。因此,洋口港石材產業園的建立有效彌補了這一市場空白。「除了石材產品加工的原料需要進口,現如今不少企業積極『走出去』,出口加工後的成品。依託港口,大量的石材原料、成品都可以從洋口港進口、出口。」縣商務局副局長、洋口港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傅小春說,洋口港地處長江口北翼,屬於國家一類開放口岸,具備建設10萬至30萬噸級深水大港的自然條件,便捷的集疏運條件,靈活的聯運體系,可建設各類貨櫃泊位、大宗散貨泊位、原油和液化品進口泊位、礦石中轉泊位及LNG專用泊位等,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為洋口港打造石材產業園提供了發展空間。另外,石材企業發展需要大量用地,洋口港土地有自然增長空間,還有土地出讓指標,具備土地出讓的條件,有承載石材產業園發展的優勢。

  隨著中國政府近年來倡導的節約型生產、節約型消費、科學的發展經濟及和諧社會理念的貫徹,石材的生產結構、進出口結構也有了很大的變化。國家加大了對高污染高耗能產業調控力度,這讓國內石材市場進入了瓶頸期。與此同時,國內消費者對健康的關注度也呈現了急劇升高的趨勢,導致了大部分人群對環保綠色的石材產品較為偏愛。所以,石材企業樹立健康環保的品牌形象將會給產品帶來更多的市場機會。

更多石材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石材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