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計劃經濟時代到現在,我國水處理行業逐漸進入迅速發展的階段,城市污水再生利用量達到680萬m3/日,缺水城市再生水利用率達到20%以上,以上以下是水處理行業概括及現狀分析。
根據《「十三五」全國城鎮污水處理及再生利用設施建設規劃》,我國「十三五」的城鎮污水處理能力將從2.17億立方米/日,提升至2.68億立方米/日,新增污水處理設施所需投資金額達1506億元,水處理行業分析指出,投資額需求量前五位為山東、浙江、廣東、重慶、湖北,分別為120億元、114億元、98億元、85億元、84億元。
水資源是我們人類生存與社會發展必不可缺的重要資源。水處理行業概括及現狀指出,但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城鎮化和工業化進程的不斷推進,我國用水需求量快速增加,使得我國水污染的日益嚴重,加劇了我國水資源短缺的矛盾,解決水資源短缺及水污染問題成為迫在眉睫卻又任重道遠的任務。
2018年,我國水處理市場規模達284億元,同比增長7.2%,提標改造城鎮污水處理設施規模4220萬立方米/日,其中設市城市3639萬立方米/日,縣城581萬立方米/日。敏感區域城鎮污水處理設施應於2019年底前全面達到一級A排放標準。
目前,污水處理已深入城鎮和農村。農村水污染治理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視,各省市、自治區農村環境治理的政策環境越來越好,關注度持續走高。然而,農村污水處理仍存巨大缺口,未來治理需求將加速釋放。另外,「水十條」要求2020年全國所有縣城和重點鎮具備污水收集處理能力,縣城、城市污水處理率分別達到85%、95%左右,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區域2019年完成。
我國再生水處理率不到污水處理率的20%,利用率不到10%,而已開發國家已經達到了70%。「水十條」中提出了再生水利用率目標,到2020年,缺水城市再生水利用率達到20%以上,京津冀地區達到30%以上。水處理行業概括及現狀指出,碧水源已連續建成多個地下式MBR再生水廠後,目前在中心城市建設地下式再生水廠已成為國內一些主要城市的重要選擇,並成為國內許多城市建設再生水廠的發展趨勢。
我國現已出台10多項工業廢水處理行業相關標準、30多項水污染物排放國家環境標準、20多項水污染物排放地方環境標準用於規範指標行業發展。利好政策加碼、行業需求釋放,工業廢水治理逐漸受到重視,發改委和環保部不斷加大對工業廢水行業的投資力度。
我國是缺水國家,人均水資源占有率僅有2300立方米。國家十分重視水資源的保護和循環利用,鼓勵發展循環經濟、支持可持續發展、強力推行節能減排、重視綠色環保產業發展,這些都涉及到節約水資源、加大利用程度的訴求。
同時,經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產生的內在需求,主要表現為城市改造升級、中高檔社區建設、人民對生活環境要求提升帶來的公園綠地建設等新增水處理需求。這方面的需求將主要促進雨水、景觀水處理和生活污水處理市場的發展,以上便是水處理行業概括及現狀分析所有內容了。
更多水處理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水處理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