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為天,食以味為先」,調味品是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剛需消費品,具有市場需求穩定特徵,且不存在明顯的周期性、季節性特點。2017年,中國調味品市場銷售3322.1億元,同比增長8.08%。那麼味精行業市場規模會是怎麼樣的呢?
通過對味精行業分析得知根據國家標準的分類,目前的味精產品主要可分為三大類:即普通味精、加鹽味精和增鮮味精。其中加鹽味精是在穀氨酸鈉中,定量添加了精製鹽的均勻混合物;增鮮味精則是在穀氨酸鈉中,定量添加了增鮮劑,其鮮味度應超過混合前的穀氨酸鈉。目前,味精行業在市場競爭、行業政策等因素影響下已先後經歷了多次行業整合,同時國家對新增產能的投放要求非常嚴格,龍頭企業憑藉原料成本優勢和規模經濟優勢擁有較強的話語權,行業格局相對穩定。因此味精主要看價格走勢,而價格上漲需要多方達成共識,目前來看難度較大。味精業務同比基本穩定,中長期繼續看好行業整合趨勢,味精行業經過近幾年的整合,行業格局已經穩定。
2010-2016年,我國味精行業工業總產值呈波動型發展趨勢,2012年行業的工業總產值大幅下降17.99%,2013年又開始回升,全年總產值達到423.1億元,同比增長8.81%。2016年,我國味精行業工業總產值達488.26億元,同比增長2.39%。
與行業總產值類似,2010-2016年,銷售收入也呈波動型,2012年下降9.31%,2013年有所回升,2014年再次下降,2015-2016年逐步回升。2016年,我國味精行業全年銷售收入為499.36億元,同比增長12.54%。從行業的產銷率情況來看,2011-2016年,我國味精行業產銷率維持在99%以上,表明我國味精行業的產銷銜接情況較好。
目前,我國基礎調味品仍然占據調味品主要地位。飲食結構變化帶來調味品滲透率的提升和單次用量的增加,使得行業收入規模不斷增長;同時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推動調味品產品結構持續升級,是行業收入和盈利能力持續提升的主要動力。我國調味品行業現階段集中度較低,未來仍有較大提升空間,行業暫未形成龍頭企業,成長空間大,市場滲透率和競爭程度不高。
通過對味精行業市場規模的簡單解析得知目前味精行業市場集中度較高,已形成寡頭壟斷的競爭格局,行業景氣底部恢復,公司盈利向上彈性大。考慮到味精行業市場規模整體趨勢仍然處在上升狀態,據此測算,未來五年增長率或在2%左右,增幅不大,到2022年,我國味精行業的市場規模將達到559億元左右。以上便是筆者對味精行業市場規模的的簡單解析了。
更多味精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味精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