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外大環境的不利因素和國家環保政策的持續發力下,我國鎢市場供應趨於平穩,需求繼續保持增長,其中江西湖南等地資源占了國內資源一半以上儲量,以下是鎢行業發展前景分析。
鎢最早應用於特殊鋼的生產,是一種極其稀有的國家重要戰略資源,由於其熔點高、硬度高、密度高、導電性和導熱性良好、膨脹係數較小等特性而被廣泛應用於金屬加工、機械、電子、礦業、重型製造業、石油化工等領域。我國鎢資源主要呈現「四多一低」的特點,即白鎢礦多、共伴生礦多、貧礦多、難選礦多,資源綜合利用水平低。
2016年,我國鎢礦產量為7.1萬噸,比2009年增長了2.2萬噸,占世界鎢礦產量的81.61%。鎢行業分析指出,其中,湖南產量同比增長37.85%,因去年主要鎢礦山停產,同期基數低,導致增幅較大;河南因資源品位下調,產量同比下降9.71%;廣東因安全環保整治,產量同比下降10.74%;廣西和雲南產量增長幅度較大;甘肅和福建產量有所下降;江西產量基本持平。
2017年,我國白鎢礦資源儲量681.29萬噸,占比達66%,黑鎢礦和混鎢礦則分別占比22%和12%。鎢行業發展前景認為,而由於白鎢礦冶煉難度大、成本高,我國鎢礦冶煉主要選用黑鎢礦,造成黑鎢礦消耗較多,低品位白鎢礦占比逐漸提高,資源品位下降。
2018年,我國鎢行業延續了去年以來的穩中向好態勢,鎢精礦產量繼續保持平穩,冶煉加工產品產量平穩增長,市場需求持續恢復,出口鎢品保持增長,價格延續企穩態勢,進入平穩運行期,波動幅度收窄,企業效益繼續改善。41家主要鎢礦山企業上半年鎢精礦產量34794噸,同比增長7.96%。其中,28家企業產量增長,增產4896噸,13家企業產量下降,減產2330噸,增減相抵,淨增產2566噸。
國家也出台系列政策打壓濫采亂挖現象。鎢合金作為國家重要的戰略金屬,政府當局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來提高准入門檻,阻止了技術落後、規模小的企業進入,打擊濫采亂挖的現象。預計到2020年,鎢礦開採總量控制在12萬噸以內,目前來看仍有一定差距。
鎢行業發展前景指出,鎢是極其稀缺和不可替代的戰略性資源,特別是鎢的合金工具產品被譽為「工業的牙齒」,其重要性可見一斑。以鎢礦為基本原料冶煉加工可以得到APT(仲鎢酸銨),繼而通過煅燒還原提取得到鎢粉,以鎢粉為基礎原料可以加工得到鎢材、硬質合金、鎢基高比重合金等產品。由於鎢產業的發展與製造業息息相關,其將會在這一輪製造業發展的推動中獲得助益。
我國經濟總體平穩,結構調整深入推進,新舊動能接續轉換,質量效益穩步提升,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繼續保持在擴張區間,高技術產業和裝備製造業繼續增長態勢,隨著製造業結構調整以及產品升級換代的不斷推進,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增長,以及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增長,將繼續拉動鎢市場需求,國內鎢市場需求將繼續保持增長態勢,但增速將有所減緩。
總體看,當前國內外鎢下游需求穩定、鎢精礦產量增長平穩,供需矛盾進一步緩解,安全環保監管加強、以及成本上升等因素有效支撐鎢市場價格平穩運行。預計鎢市場價格窄幅波動,將繼續保持平穩運行,以上便是鎢行業發展前景分析所有內容了。
更多鎢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鎢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