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穀雜糧經營主體是我國發展現代農業和實現鄉村振興的重要力量,占農業總人口份額大的10%,2019年我國糧食產量創新高達66384萬噸,以下是五穀雜糧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我國是世界上主要的五穀雜糧主產國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五穀雜糧生產和出口大國,素有「五穀雜糧王國」之稱。五穀雜糧行業分析指出,我國五穀雜糧種類繁多,主要有高粱、穀子、蕎麥(甜菜、苦蕎)、燕麥(莜麥)、大麥、糜子、黍子、薏仁、籽粒莧以及菜豆(芸豆)、綠豆、小豆(紅小豆、赤豆)、蠶豆、豌豆、豇豆、小扁豆、兵豆、黑豆等。
截至2019年底,我國已有各類家庭農場87.7萬家,逐漸成為我國農業生產的生力軍。其中,經農業部門認定的達到41.4萬戶,平均每個種植業家庭農場經營耕地170多畝。根據五穀雜糧行業發展現狀數據,據農業部對3000多戶家庭農場生產經營情況的典型監測,家庭農場的年均純收入達到25萬元左右,勞均純收入近8萬元,高於普通農戶收入。
進入2020年,農產品回調接近尾聲,玉米率先實現反轉。大宗農產品基本處於下行觸底階段,其中國內農產品供給側改革也在接近尾聲。2018年整體農產品價格調整接近尾聲,其中玉米更是率先觸底反轉。對於A股來講,預計農業種植2020年整體下調35%,種子板塊整體回調41%,力度較大。
2020年2月25日,由農民日報社組織評定的2018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500強正式發布。該榜單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主要參考營業收入和利潤,按照2016年營業收入進行排名,全國31個省(市、區)參加排名。五穀雜糧行業發展現狀指出,排名前三的企業分別為:正邦集團有限公司、長沙馬王堆農產品股份有限公司、新希望集團有限公司。
目前,我國的五穀雜糧主產區分布在大小興安嶺、黃土高原、青藏高原、雲貴高原、松遼平原、黃淮海平原、四川盆地的廣大邊遠區域。其中,我國五穀雜糧面積在35萬公頃以上的有11個省區,70萬公頃以上的在內蒙古、山西和雲南等省區,其中山西甚至有「雜糧小王國」之稱。《2020-2025年中國五穀雜糧行業市場深度研究及發展前景投資可行性分析報告》數據顯示,我國五穀雜糧年種植面積約1000萬公頃,生產總量在2000萬噸以上。另外,我國穀子的種植面積和總產量居第二位,蠶豆占世界生產量的1/2,綠豆、小豆占世界生產量的1/3。
五穀雜糧銷售進入磨粉機時代,一方面反映出我國食品生產行業逐步進入標準化、現代化的嶄新時代,一方面也彰顯出食品磨粉機正在融入國民的生產生活。目前,我國已經有不少廠商研發出了諸多磨粉設備,在眾多磨粉機品牌當中,旭朗磨粉機無疑是磨五穀雜糧的優先選擇設備,以上便是五穀雜糧行業發展現狀分析所有內容了。
更多五穀雜糧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五穀雜糧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