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是智慧經濟的重要內容,糧食作物播種面積占主要農作物播種面積的71%,2019年我國五穀雜糧存量下降至4.33億噸,同比下滑0.5%,以下是五穀雜糧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我國是世界上主要的雜糧主產國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雜糧生產和出口大國,素有「雜糧王國」之稱。五穀雜糧行業分析指出,我國雜糧種類繁多,主要有高粱、穀子、蕎麥(甜菜、苦蕎)、燕麥(莜麥)、大麥、糜子、黍子、薏仁、籽粒莧以及菜豆(芸豆)、綠豆、小豆(紅小豆、赤豆)、蠶豆、豌豆、豇豆、小扁豆、兵豆、黑豆等。其特點是生長期短、種植面積少、種植地區特殊、產量較低,一般都含有豐富的營養成分。
五穀雜糧行業發展趨勢分析數據,2019年我國糧食總產量自2009年以來首次下降,於2019年再次增加至66384萬噸;結合糧食播種面積來看,糧食單位面積產量不斷上升,2019年達到5719.8公斤/公頃,比2009年增長了827.4公斤/公頃。隨著科技助力農業生產,糧食單位面積產量不斷增加,糧食產量維持在穩定水平,足夠滿足國民基本需求。
目前,我國的雜糧主產區分布在大小興安嶺、黃土高原、青藏高原、雲貴高原、松遼平原、黃淮海平原、四川盆地的廣大邊遠區域。其中,我國雜糧面積在35萬公頃以上的有11個省區,70萬公頃以上的在內蒙古、山西和雲南等省區,其中山西甚至有「雜糧小王國」之稱。
1、地域性與整體性。生態農業是在一定地域環境下進行組織生產的,地域的自然生態環境、自然資源條件、經濟社會條件、農業技術條件等必然影響生態農業的發展,表現出不同的地域性。如山區、平原、城郊會形成不同的生態農業特點,形成明顯的地域性。
2、開放性與多樣性。生態農業系統是一個開放系統,一方面不僅供給外來的能量與物質,另一方面又不斷地以產品的形式從系統中取走所需的能量與物質。五穀雜糧行業發展趨勢指出,生態農業生產要充分發揮各地自然資源、經濟與技術的優勢,發展適合本地區特點的多種不同類型的農業生態模式,生產不同種類的多樣性農產品。
《2020-2025年中國五穀雜糧行業市場深度研究及發展前景投資可行性分析報告》數據指出,2020年將會是農業板塊的大年,核心牽引力在豬,生豬養殖板塊作為農業長期高成長板塊,也將在2020年迎來難得的邏輯加成,將會成為全年最耀眼的板塊之一。在生豬領銜之下,多數其它農業子板塊也在面臨景氣度的向好,垂直鏈上的飼料、動保將以後周期的形式逐步受益;雞、鴨、水產將以替代品的邏輯受益,而且雞鴨本身景氣也處於向上窗口。此外,在種植鏈上,也同樣看到最差的時間或已過去,守得雲開,耐心等待月明,棉花、玉米等品種已經度過了最艱難的時刻,有望繼續向上,以上便是五穀雜糧行業發展趨勢分析所有內容了。
更多五穀雜糧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五穀雜糧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