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我國2022年中低端養老行業市場入住率50%左右,它每月的收費達到3000元以下,社會文明新生活結構的變化導致養兒防老的思想意識逐漸改變,我國政策支持以及老年人資金充足,中國養老產業具備巨大的發展潛力,巨大的養老需求為養老市場帶來了寬闊的市場前景。以下對養老產業的發展與前景分析。
隨著社會現代化進程的發展,受人口轉變規律和計劃生育政策等因素的影響,近年來,我國人口老齡化加速發展。2000年我國的老年人口規模已達0.9億人,到2005已經突破1億人數,之後逐年上升。到2020年,我國的老年人口規模達到了1.8億人。2022-2027年中國養老產業運行態勢及投資規劃深度研究報告預計到2025年,中國老年人口規模將突破2億,到2035年,將突破3億,到2050年,將到達3.8億人數。
養老院空置率高受傳統養老觀念影響大。在我國仍有絕大一部分老年人選擇居家養老,因為在中國家庭是子女或其他親屬承擔養老責任的。現從三大發展來分析養老產業的發展與前景。
近年來,政府通過各種優惠政策,如購買服務、場地支持等加大對相關技術企業以及智慧養老產品、服務的支持力度。同時,通過服務外包等多種方式與服務中介機構、大數據企業、網際網路企業以及相關社會組織、研究機構開展合作,充分發揮各種養老供給主體的專業優勢,進行協同創新。預計在國家大力支持養老行業的背景下,智能養老行業將迎來發展的良好時期。
由於我國人口老齡化規模龐大,老齡化速度較快,若僅依賴實體養老機構改善養老保障服務,不僅經濟成本高,而且養老服務效果難以保證,也不符合大多數老年人居家養老的願望。因此,依託智能信息技術,發展智慧養老,實現分散養老資源的集中、精確、高效供給,是我國應對老齡化的有效措施。我國人口老齡化進程的加快,預計將拉動智慧養老需求持續增長。
目前,我國智慧養老平台通過運用物聯網、網際網路、移動網際網路技術、智能呼叫、雲技術、GPS定位技術等信息技術,創建了「系統+服務+老人+終端」的智慧養老服務模式,在實現幫助養老機構提升管理效率的同時,涵蓋機構養老、居家養老、社區日間照料等多種養老形式,讓老人在家就可以享受到專業、智能的服務。隨著信息技術與智慧養老服務的不斷融合發展,預計未來智慧養老平台將為老人提供更優質養老服務,全方位滿足老人在生活、健康、安全、娛樂等各方面的需求,助推智慧養老服務發展。
當前,我國養老行業加速發展,人口老齡化社會現象逐漸加劇,相當大一部分老年人口處於無法居家養老的困境,由於受我國人群未富先老、獨生子女壓力過大等因素的影響,中國養老院的進一步改革迫在眉睫。隨著國民機構養老意識的強化,必將產生更多的養老院需求,如何提高養老院的數量和質量供給將是未來一段時間內亟待解決的問題,這同時也為養老院行業創造了巨大的發展空間。
以上就是養老產業的發展與前景分析的大致介紹了,如需進一步了解更多相關行業資訊可點擊中國報告大廳進行查閱。
更多養老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養老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