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醫藥報告 >> 醫保 >> 2025年醫保精選報告報告

精選報告

跨省異地就醫結算工作進展順利 門診費用也能直接結算

  中國報告大廳網訊,現在的人基本都會繳交醫保,自己承擔一部分,國家承擔一部分,在就醫的時候可以用來抵消看病的費用。新醫保政策的出現,預計民眾將會享受更多的好處。

  7月26日,國家醫保局會同財政部共同印發了《關於進一步做好基本醫療保險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各地醫保部門要及時調整與本通知不相符的政策措施,確保2022年12月底前同國家政策相銜接;同步按要求調整信息系統,保障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工作平穩過渡。《基本醫療保險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經辦規程》將於2023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

  通知明確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十四五」的目標任務,2025年底前,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制度體系和經辦管理服務體系更加健全,全國統一的醫保信息平台支撐作用持續強化,國家異地就醫結算能力顯著提升,住院費用跨省直接結算率提高到70%以上,普通門診跨省聯網定點醫藥機構數量實現翻一番等。

  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的住院、普通門診和門診慢特病醫療費用,原則上執行就醫地規定的支付範圍及有關規定(基本醫療保險藥品、醫療服務項目和醫用耗材等支付範圍),執行參保地規定的基本醫療保險基金起付標準、支付比例、最高支付限額、門診慢特病病種範圍等有關政策。簡單地講就是就醫地目錄、參保地政策。

  例:河北省廊坊市某退休職工,2022年7月1日在北京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門診慢特病費用。費用總額64.29元,基金支付48.89元。此筆費用共兩個藥,按照就醫地目錄支付範圍具體為:甲類藥品阿卡波糖片32.52元,全部符合基金支付範圍;乙類藥品瑞格列奈片31.77元,其中28.59元符合基金支付範圍,3.18元為乙類先行自付。按照就醫地支付範圍,符合基本醫保基金支付範圍內費用共計61.11(32.52+28.59)元,乙類先行自付金額3.18元,按照參保地的支付比例80%,基金支付48.89(61.11×80%)元。

  截至2022年6月底,跨省異地就醫定點醫療機構數量為16761家,二級及以下定點醫療機構為14136家,國家平台備案人數達到403萬。相比2018年6月公布的數據,三項分別上漲67%、86%以及50%。

  業內人士指出,"跨省異地就醫門診費也能夠直接結算"都是患者的期待。《通知》不僅提到長三角地區要穩妥有序地全面推開跨省門診費用直接結算工作,更是鼓勵京津冀等有條件的區域可以探索開展跨省異地就醫門診費用直接結算試點工作。

  目前,我國已基本建成以基本醫保為主體、醫療救助為托底、補充醫療保險等共同發展的多層次醫療保障制度體系。2022年,將繼續支持商業保險機構開發與基本醫療保險相銜接的商業健康保險產品,更好覆蓋基本醫保不予支付的費用。此外,基本醫療保險統籌層次穩步提高,我國絕大多數省份已經實現了市級統籌,北京、天津、上海、重慶、海南等省份已經探索開展省級統籌。接下來,基本醫保省級統籌將繼續推進。

  通過上述政策分析,跨省醫保結算帶來的福利還是非常大的,不僅在報銷比例上有調整,還在參保手續上簡化。2023年消費者就可以享受這個福利了。

醫保行業發展現狀:2022年醫保管理服務提質增效

  中國報告大廳網訊,醫保可以算是一種惠民服務,買藥可以報銷,住院可以報銷,做檢查可以報銷。無論是在城市還是農村國家都鼓勵大家參保。以下是醫保行業發展現狀。

  醫保行業發展現狀指出,醫療保險是為了補償勞動者因疾病風險造成的經濟損失而建立的一項社會保險制度。通過用人單位與個人繳費,建立醫療保險基金,參保人員患病就診發生醫療費用後,由醫療保險機構對其給予一定的經濟補償。

  2021年1-12月,健康險賠款與給付支出3397.19億元,同比增長54.25%。其中,疾病保險賠付支出748.36億元,醫療費用保險賠付支出1754.25億元。醫保行業發展現狀指出,截至目前,商業健康保險有效保單件數11.43億件,覆蓋7.48億人。其中,疾病險有效保單件數6.36億件,覆蓋人數3.91億人;醫療險有效保單件數6.52億件,覆蓋人數6.6億人。

  從險種看,普通壽險是行業增長的主要動力,全年普通壽險實現保費收入12545.94 億元,同比增長19.79%,較上年同期提高4.96個百分點,商業醫療保險為行業增長提供6.99個百分點。

  從價格招采看,全年共開展2批化學藥集中帶量採購,覆蓋106種藥品,平均降價幅度54%,開展1批胰島素專項採購,覆蓋16種胰島素,平均降價48%。自2018年以來,共開展6批國家組織藥品集中帶量採購,共採購234種藥品,涉及金額占公立醫療機構化學藥品年採購總額的30%,按集采前採購金額計算,累計節約費用2600億元以上。

  截至2021年底,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達136424萬人,參保覆蓋面穩定在95%以上。其中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人數35422萬人,比2020年底增加967萬人,增長2.8%;在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人數中,在職職工26099萬人,退休職工9323萬人,分別比2020年底增加670萬人和297萬人。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人數101002萬人,比2020年底減少674萬人,下降0.7%。

  目前,我國已經建立了世界上規模最大、惠及十多億人的基本醫保網。醫保行業發展現狀指出,近年來,新一輪醫改將涉及眾多患者的高血壓、糖尿病等門診慢特病納入醫保報銷,這對減輕群眾就醫負擔、緩解看病貴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未來,商業醫療保險市場消費用戶將呈現出不斷年輕化的發展趨勢,90後逐漸成為商業醫療保險的購買主力軍。數據顯示,接近三成的90後已經為自己購買了商業醫療保險,商業醫療保險對於年輕群體,除了「規避風險」,商業醫療保險行業也逐漸成為人生規劃、財富配置的一種理性認知。

  以後買各種保險的人會越來越多,醫療保險和人身保險將會是最多的子分類之一。

  以上就是醫保行業發展現狀的大致介紹了,如需進一步了解更多相關行業資訊可點擊中國報告大廳進行查閱。

新農合醫保2016年人均補助標準最新消息:2015年基礎上提高40元

  國家衛生計生委《關於做好2016年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的通知》提出,2016年,各級財政對新農合的人均補助標準在2015年的基礎上提高40元,達到420元。

新農合醫保2016年人均補助標準最新消息:2015年基礎上提高40元

  其中,中央財政對新增40元部分按照西部地區80%、中部地區60%的比例進行補助,對東部地區各省份分別按一定比例補助。《2016-2021年醫療保險行業市場競爭力調查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顯示,農民個人繳費標準在 2015年的基礎上提高30元,全國平均達到150元左右。《通知》還要求,要鞏固提高新農合保障水平,將政策範圍內門診和住院費用報銷比例分別穩定在 50%和75%左右。

  《通知》要求,全面推開利用新農合基金開展大病保險工作,健全完善大病保險籌資、承辦、管理和運行機制。加大對大病保險的支持力度,合理確定籌資水平,實施更加精準的大病保險政策。各地要通過降低困難人員大病保險起付線等措施,實現精準健康扶貧。有條件的地區還可探索採取提高大病保險報銷比例等措施,加大對貧困人員的傾斜力度。

  《通知》強調,加快推進按病種付費、按人頭付費、按床日付費等複合型支付方式改革,擴大支付方式改革對定點醫療機構的覆蓋面,控制醫療費用不合理增長。穩步推進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整合工作。完善定點醫療機構協議管理,加強經辦機構內部建設,切實保障基金安全。

個性定製報告需求

個性定製

小提示:勾選提交定製
勾選要了解的醫保報告定製需求 X
可研報告

醫保精選報告報告欄目為您提供醫保精選報告、醫保精選報告報告,您可以點擊免費查看具體醫保精選報告報告摘要及目錄,感謝您查看中國報告大廳醫保精選報告報告欄目。中國報告大廳有著十年的行業分析及市場研究經驗,買報告上報告大廳。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