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油脂的年產能約20萬噸左右,年產量在18萬噸左右,年消費量達25萬噸左右。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對於油脂需求也逐漸增多,並在一定的程度上促進了油脂加工行業的快速發展。以下對油脂行業投資分析。
國內油脂庫存居高不下,市場整體存在去庫存壓力。四季度棕櫚油進入消費淡季,為提升各自在海外市場競爭力,印尼11月26日稱將把毛棕油出口稅從每噸50美元降至0;馬來棕櫚油局也公布消息12月將繼續免徵毛棕油出口關稅。油脂行業分析指出,直到12月份,連盤棕櫚油開始觸低反彈,而此前已經達到全年最低4100元/噸。
油脂是烘焙業最常用的輔料之一,而油脂於烘焙產品的重要性應視製作何產品而定,油脂對於酵母的產品並非絕對需要,如法國麵包不需油脂仍可做出來,而且更能保留其脆性,但對於其他的產品如奶油蛋糕、水果蛋糕、派皮、小西餅及其他西點等則影響很大,因為這些產品受油脂的影響極大。現從三大方面來分析油脂行業投資。
豆油方面,預計6-8月大豆到港總計接近2800萬噸,原材料供給充足。同時,油廠銷售出的未執行合同量遠超去年同期和過去三年均值,其中夾雜此前所簽訂的高基差合同,在提前鎖定利潤的情況下,預期油廠的壓榨開機意願較高。而當前豆粕庫存水平較高,提早達到年內季節性高點,如果隨後豆粕需求有所好轉,庫存壓力緩解,更會促進油廠壓榨開機率。油脂行業投資分析,豆油庫存雖然較前期有所消耗,但仍處於歷史高位,且近兩周有抬升跡象。疊加夏季是油脂消費淡季,預期豆油夏季基本面難有起色。另外,需關注幾種可能提前結束豆油季節性弱勢的情況:內盤成本重心上移,美盤CBOT大豆因南美減產或後續天氣問題上漲帶來的價格重心上移,以及粕類需求持續不振引起脹庫停機導致的豆油供給減少。
棕櫚油方面,近期情況變化不大,雖然馬來西亞MPOB發布的5月單產數據不及預期,但仍難改變馬來西亞產地庫存居高不下的情形。油脂行業投資分析,馬來西亞5月期末庫存217萬噸,遠高於五年均值和去年同期水平。另外,主要需求國印度為應對進口稅增加以及齋月節備貨,在3月底4月初進口了大量棕櫚油,其5月份進口量明顯受到擠占,大幅小於五年均值和去年同期水平,預計隨後2-3個月由於關稅增加和需求減弱問題進口量仍難有改善。我國對棕櫚油的進口量一直是呈現年內兩邊高中間低的季節特性。此外,歐盟進口穩定,巴基斯坦占比較少。總體而言,夏季棕櫚油需求不旺,疊加馬來西亞正處季節性增產期,基本面整體偏弱。此外,原油價格雖然近期有所回落,但整體仍處於上行趨勢中,需要密切關注生物柴油題材對棕櫚油的帶動作用。
菜籽油方面,基本面情況較好,我國每年自產油菜籽及進口油菜籽的壓榨生產,加上菜籽油的直接進口可以滿足國內大部分需求,但預計仍有接近100萬噸需求缺口。而今年國儲預計拍賣20萬噸,定向銷售90萬噸,國儲剩餘庫存對市場灌注現貨流動性的能力明顯減弱。此前菜籽油期價也確實走出一波小幅反彈,但菜籽油在我國油脂貿易中占比最小,在其他油脂基本面不佳的情況下,很難帶動油脂板塊整體上行。油脂行業投資分析,我國油菜籽陸續上市,隨後8月加拿大菜籽也將上市,菜籽油在隨後的需求淡季中階段性供給較為充足,價格難有大作為。
油脂行業投資分析,由於國家去年取消外資進入油脂油料加工行業的限制,未來幾年國內大豆壓榨能力仍然會快速增加,尤其外資企業的大豆壓榨能力將會明顯增加,國有企業也會增加,但民營企業新增壓榨能力可能會小於退出市場的壓榨能力。預計到2020年國內大豆壓榨能力達到1.6億噸/年,考慮我們的大豆壓榨能力和壓榨量都在提高,預計2020年我們正常開工的大豆壓榨企業平均開工率將會達到80%左右,我國大豆壓榨行業正在走向健康發展的道路。
更多油脂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油脂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