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2025年5月29日)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製造業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作為中國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上海近年來以科技創新為核心驅動力,持續深耕先進位造領域。從自貿區臨港新片區到閔行老工業基地,這座國際化都市正通過產業升級與技術突破,在智能製造、綠色能源和高端裝備等領域實現跨越式發展。數據顯示,上海製造業質量競爭力指數已連續15年穩居全國首位,成為支撐城市能級提升的關鍵力量。
在上海自貿試驗區臨港新片區的三一重機生產基地內,智能化產線正以每20分鐘下一台中型挖掘機的速度高效運轉。這一場景折射出上海製造業向數位化、自動化轉型的顯著成效。在交大智邦工業母機與智能製造共性技術驗證基地,1.2萬平方米的空間裡,智能機械臂精準執行著從零部件加工到裝配的全流程操作。通過引入工業網際網路和人工智慧技術,上海正推動傳統製造向「無人化」「少人化」疊代升級,顯著提升生產效率與產品精度。
上海以戰略眼光布局高端產業集群,在多個領域實現從「跟跑」到「領跑」的跨越。例如,閔行工業園的老化工基地正加速轉型為氫氣清潔能源製造中心,探索綠色低碳產業的規模化應用;節卡機器人研發製造中心則實現了智能機器人的多場景適配能力——既能完成汽車零部件焊接等高精度任務,也能在服務領域靈活操作咖啡沖泡等複雜流程。這些突破不僅催生了大量「首制首發」產品,更帶動上下游產業鏈協同發展,形成技術溢出效應。
作為全國製造業重鎮,上海在推進產業升級的同時,積極踐行「雙碳」目標。以氫氣清潔能源為代表的新能源產業在閔行等地的落地,標誌著傳統工業基地向生態友好型模式轉型的決心。通過政策引導與技術創新結合,上海正構建起涵蓋智能製造、綠色製造和循環經濟的立體化產業體系,為全國製造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可複製的經驗範式。
總結
從臨港新片區的智能工廠到閔行工業園的氫能布局,上海以「科技創新+改革開放」雙輪驅動,持續鞏固其在全國製造業版圖中的引領地位。憑藉高端產業集群的集聚效應、關鍵核心技術的突破能力以及綠色低碳發展的前瞻布局,這座城市正書寫著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未來,隨著更多創新成果落地轉化,上海有望在全球產業鏈競爭中展現更強勁的「中國智造」力量。
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近期動態顯示,在全球經濟格局深度調整背景下,中國製造業正通過政策引導、技術突破與國際合作多維度優化產業生態。從綠色低碳行動方案到跨國產能合作,從量子計算研發到供應鏈韌性建設,製造業高質量發展成為驅動經濟穩增長的核心引擎。以下通過關鍵領域數據透視2025年製造業發展的新趨勢。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製造業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製造業綠色低碳發展行動方案(2025-2027年)》,明確未來三年重點在汽車、機械製造等傳統領域深化合作存量,同時培育人工智慧、量子技術等前沿增量。數據顯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將布局重大產業科技創新平台,支持企業承擔國家科技計劃項目,推動創新策源能力提升。
中國與德國強化製造業合作共識,聚焦氣候變化、綠色發展等領域深化交流。同期,荷蘭外交大臣訪華期間提及半導體出口管制議題,中方回應強調雙方互補性合作潛力。值得注意的是,日本4月核心通脹率達3.5%,大米價格同比暴漲98.4%,或影響其貨幣政策決策,凸顯全球供應鏈波動對製造業成本的傳導效應。
中國人民銀行與外匯管理局發布徵求意見稿,要求境內企業境外上市募集資金原則上匯回境內。數據顯示,在滿足發改委等主管部門備案條件下,留存境外資金可用於境外直接投資等業務。同時,證監會批准26隻新型浮動費率基金註冊發行,通過業績比較基準披露規則優化,引導資本更精準支持實體產業發展。
量子計算領域取得新進展:加州理工學院實現超冷原子的多維糾纏控制;瑞典開發出循環製造模型,可使電動車電機材料需求減少14.7%,碳足跡降低38.7%。印度通過採購15000個GPU加速AI基建建設,顯示全球算力競爭加劇對製造業智能化轉型的影響。
證券市場方面,中國神華以29.29億元收購財務公司股權,預計增厚年度淨利潤0.97億元;航天電子宣布投資4.2億元建設無人機裝備基地。融資數據顯示,滬深兩市融資餘額合計17913.08億元,機構資金淨買入約1.23億元,顯示資本市場對製造業升級的關注度持續提升。
總結與展望: 2025年製造業發展呈現政策驅動、技術引領、資本賦能的多維特徵。從綠色轉型到全球產能協同,從核心技術突破到供應鏈韌性建設,全產業鏈布局正重塑國際競爭格局。隨著鑄造鋁合金期貨獲准上市等金融工具創新,製造業將獲得更多要素支持,在穩增長中持續發揮支柱作用。未來需進一步優化政策銜接與技術轉化機制,推動產業向價值鏈高端攀升。
【中國報告大廳價格指數訊】根據中國報告大廳對2025年1-4月製造業生產經營活動預期指數進行監測統計顯示:2025年4月製造業生產經營活動預期指數為52.1,環比增長2.1%。
2025年1-4月製造業生產經營活動預期指數
時間 | 指數 | 環比增長(%) |
---|---|---|
2025年1月 | 55.3 | 5.3 |
2025年2月 | 54.5 | 4.5 |
2025年3月 | 53.8 | 3.8 |
2025年4月 | 52.1 | 2.1 |
2025年1-4月製造業生產經營活動預期指數
附表:
2025年1月製造業生產經營活動預期指數為55.3,環比增長5.3%。
2025年2月製造業生產經營活動預期指數為54.5,環比增長4.5%。
2025年3月製造業生產經營活動預期指數為53.8,環比增長3.8%。
2025年4月製造業生產經營活動預期指數為52.1,環比增長2.1%。
以上就是2025年1-4月製造業生產經營活動預期指數統計,數據來源於國家統計局以及中國報告大廳數據中心整理髮布,僅供參考。
【中國報告大廳訊】根據中國報告大廳對2024年1-5月全國化學纖維製造業出口交貨值進行監測統計顯示:2024年5月全國化學纖維製造業出口交貨值58.7億元,同比增長14.9%,2024年1-5月全國化學纖維製造業出口交貨值為285億元,累計增長14.6%。
2024年1-5月全國化學纖維製造業出口交貨值分月數據
時間 | 當期值(億元) | 累計值(億元) | 同比增長(%) | 累計增長(%) |
---|---|---|---|---|
2024年2月 | 0 | 97.9 | 0 | 1.2 |
2024年3月 | 69.4 | 168 | 30.9 | 13.3 |
2024年4月 | 59.7 | 226.7 | 19.8 | 14.8 |
2024年5月 | 58.7 | 285 | 14.9 | 14.6 |
化學纖維製造業出口交貨值月度數據
附表:
2024年1-02月全國化學纖維製造業出口交貨值累計值為97.9億元,累計增長1.2%。
2024年3月全國化學纖維製造業出口交貨值為69.4億元,累計值為168億元,同比增長30.9%,累計增長13.3%。
2024年4月全國化學纖維製造業出口交貨值為59.7億元,累計值為226.7億元,同比增長19.8%,累計增長14.8%。
2024年5月全國化學纖維製造業出口交貨值為58.7億元,累計值為285億元,同比增長14.9%,累計增長14.6%。
以上就是2024年1-5月全國化學纖維製造業出口交貨值統計,數據來源於國家統計局及中國報告大廳數據中心整理髮布,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