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我國中藥飲片加工市場銷售收入超過2700億元。受飲片質量監管趨嚴、醫院中藥飲片加成、中醫館增加加大競爭等因素影響,中藥飲片在零售藥店終端的增速有所下滑。以下對中藥飲片技術特點分析。
2020年2月,國家藥監局再度印發《中藥飲片專項整治工作方案》,要求各省市藥品監管部門進行當地的中藥飲片專項整治工作,堅決查處行業違法違規行為。伴隨著我國持續推進行業監管力度,我國中藥飲片抽檢合格率逐漸攀升,2019年達到了91%。2020-2025年中國中藥飲片加工行業市場深度研究及發展前景投資可行性分析報告預計2020年產品質量控制日趨嚴格下,我國中藥飲片企業將會更加關注產品質量,進行標準化、規範化生產和經營,從而推動行業管理規範化發展。
市面上很多小型中藥飲片企業由傳統手工作坊轉變而來,沿用落後的生產及管理方法,生產的藥品在藥材原料質量、炮製工藝、包裝、倉儲運輸等方面存在各種問題,直接影響到中藥飲片的臨床療效與安全。現從五大特徵來分析中藥飲片技術特點。
一是生產企業規模小而散。相對於中成藥產業,中藥飲片產業起步晚,整體規模較小。中藥飲片技術特點根據權威數據,截止到2016年6月底,通過新版GMP認證的中藥飲片企業1602家,企業普遍規模小而散,造成市場出現無序競爭狀態。
二是產品生產集中度低。到目前為止,中藥飲片專業化程度和品種集中度不高,缺乏自身品牌和特色。現有飲片生產工藝技術設備落後,不適應現代中藥產業規模化、規範化生產需要。中藥飲片技術特點分析,每家飲片企業每年提供醫院的產品有600~800種飲片規格,檢驗負擔較重。
三是法制化管理進度緩慢。根據藥品管理法第三十一條的規定,「實施批准文號管理的中藥材、中藥飲片品種目錄由國務院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會同國務院中醫藥管理部門制定。」但是至今沒有落實。中藥飲片技術特點分析,目前各地飲片企業期盼著國家相關部門儘早出台相關技術法規。截止到2010年,國家對中藥飲片已經實行批准文號管理的有人工牛黃、青黛、冰片、神曲、膽南星、阿膠等20個品種。據了解,目前對這些品種實際也未管理到位。沒有批准文號的企業生產阿膠等中藥飲片已經到了泛濫的程度,中藥飲片的質量得不到保障。
四是生產關鍵技術、智慧財產權保護缺失。中藥飲片技術特點分析,近幾年來,雖然我國相關政策規定,中藥飲片企業不能對外商合資建廠,但由於中藥飲片炮製關鍵技術的學術交流、論文發表,甚至在深圳有日本津村建的中藥飲片廠,造成了中藥飲片炮製技術的泄漏與智慧財產權的流失。
五是產品質量問題。中藥飲片技術特點分析,由於中藥飲片質量不能得到很好的保障,「證清、方對、症准、藥不靈」現象較為普遍,影響整個產業的持續、快速、健康發展。中藥飲片質量低下的原因除了中藥飲片炮製工藝不規範、質量標準不健全、原理不清等因素,傳統炮製技術的缺失也是影響中藥飲片質量的關鍵因素之一。
中藥飲片技術特點根據目前中藥飲片行業的發展現狀來看,隨著行業監管體系的日益完善,以及國家政策對龍頭企業的大力扶持,未來中藥飲片行業必然會朝著規模化、統一化、質量控制日趨嚴格、市場集中度進一步提高、優勢企業向中藥材種植上游拓展、小包裝等方向發展,因此,行業整合已是大勢所趨。
更多中藥飲片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中藥飲片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