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聽器的定義:是指輔助聽力的工具。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正在發聲的物體叫聲源。聲音只是壓力波通過空氣的運動。壓力波振動內耳的小骨頭(聽小骨),這些振動被轉化為微小的電子腦波,它就是我們覺察到的聲音。
內耳採用的原理與麥克風捕獲聲波或揚聲器的發音一樣,它是移動的機械部分與氣壓波之間的關係。自然,在聲波音調低、移動緩慢並足夠大時,我們實際上可以「感覺」到氣壓波振動身體。
助聽器的結構:
自從二十世紀初,電子助聽器被啟用以來,助聽器的結構並沒有太大的變化,仍由麥克風、放大器、接收器及電源幾部分構成。但是助聽器各部分的體積逐漸縮小,音質日漸改善,有更多的選擇性控制。
1)麥克風:收集聲音並轉化成電波。
2)放大器:增加電波的強度。
3)接收器:剛好和麥克風相反,把增加的電能再轉回成聲波。
4)電源:小型電池。
5)外殼:保護內部結構。
助聽器的分類:
助聽器是幫助提高聽力的儀器,實際上就是一個小型的半導體擴音器,其作用可以使比較弱小的聲音,經放大後傳到耳機,使本來聽力下降的部位藉助放大作用而聽到聲音。
目前,有如下幾種類型,但是作用和原理都是一樣的。
(1)從外部結構可分為:盒式、耳背式、耳內式,而耳內式又可分成普通耳內式、耳道式、深耳道式。
(2)從電子原理可分為:模擬助聽器;可編程助聽器、全數碼助聽器、寬動態語言技術助聽器等。
(3)助聽器按傳導方式分為氣導助聽器和骨導助聽器。盒式、耳背式、耳內式都屬於氣導助聽器。
了解更多行業資訊請查閱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助聽器行業市場調查分析報告。
更多助聽器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助聽器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